ytapp.in樱桃视频
影音播放大家好,我是小语,成语文化源远流长,有关形容诗的成语,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1. 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来自于晋代学者谢灵运的《晋书·顾虑传》中的一节文字,原意为画一幅龙的画,再在龙眼上点上一点,便如同龙苏醒一样,增添了画作的神韵和灵气,隐喻到了使文章说服力更强、含义更深刻的道理。可以用来形容一篇文章中将一句话放在一个最契合的位置、最能凸显文中主题的部分,就像是给文章添上了生机和光彩。
2. 一针见血
“一针见血”最初的典故来自《史记》中的《越人歌》:“杀人不见血,无刃胜有刃;锐不可当锋,心无一状。敌战三合后,未刺而免;今又一匹夫,不敢小视。止痛之针,中身三寸许。立马即断气,无不仰视。”形容医学上针刺切合病症的手法及其神效,也用来形容艺术或书法等方面,能够准确察觉核心问题并一针见血地指出。
3. 名落孙山
“名落孙山”的来源与孙吴时期高士传之“甘宁传篇”,甘宁投降刘备时的一场对话:刘备问:“吾皆与卿共杀贼,何故独来投我?”甘宁答:“吾素与周瑜有旧,今得闻此可与共计,故特来耳。但孙权权重,恐汝不能容身耳。”刘备闻之笑曰:“孙郎,如何?”甘宁笑曰:“名落孙山。”现在用来比喻考试等选拔活动中因各种原因失利,而被淘汰或落选。
4. 策马扬鞭
“策马扬鞭”比喻奋勇向前,出手及时。出自唐朝张籍的《论诗十讲》:“常去常来,出入方隅之间,不必策马扬鞭而驰也。”
5. 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做事不自量力,不实事求是,盲目自信。
6. 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比喻一时的突然表现,破旧立新,引人注目。出自南北朝时梁代萧统的《世说新语·文学》:“公叔文起家事不载,唯使晋山之固,以一鸣惊人,于是名高天下。”
7. 泥古不化
“泥古不化”形容不肯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执著于陈旧的观念。如《游仙窟》中说:“岩石虽古,人心不能泥古不改。”
本文关于形容诗的成语的内容就讲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