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app.in樱桃视频
影音播放大家好,我是小语,成语文化源远流长,有关形容伏笔的成语,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1. 伏笔深厚——形容小说、电影等作品情节设置的巧妙,预示着后续事件的发展。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唐代李公佐所著《李翰林别墅草堂记》中,具体内容是:主人公为救人而离开家离开家文荟,离去前留下了一首诗,主人公的爱人也回以诗,这段对答中一字隐现了两个伏笔。后来诗人与文荟出门途中,他被人杀害了,而文荟则被俘掳,这两个伏笔象征着两人的命运之后记述。
2. 前倨后恭——形容态度和语气在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后,出现180度的大转弯。这个成语早在唐代就有应用,出现在“滑稽”一词所代表的内容中。而在春夏话本中有一个神奇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刁钻的学者因为调皮捣蛋而引起众人不悦,然而这位学者却是一位大智慧之人,当他最终接受教训并变得谦逊有礼之后,众人恍然大悟地发现,这位学者的确是一位有趣而又令人钦佩的人物。
3. 掩耳盗铃——意指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齐国大将田忌利用这一策略在马跑马枪的一战中战胜了赵国的坚强骑兵,通过伏笔,让敌人高估了自己的实力,最终赢得了胜利。
4. 同床异梦——指在同一起事情上,目标和想法完全不一样,非常不协调的情况。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清代张先的《黄粱梦》中,具体内容是描述一个男人在同一个床上做梦,而他的梦境却完全不同,一方面是人妖之恋的宿命,一方面则是人世中的痛苦和追求,两者不可相互交织,最终只好分道扬镳。
5. 手眼通天——指某人头脑聪明,眼光独到,前瞻性非常强,善于抓住机会。这个成语最古为南朝宋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所记录,讲述的是一位商人的故事,当时他乘酒势议论一种新草药,结果没过多久就有人来咨询这种草药的具体情况,同时也带来了潜在商机。这位商人就利用手上现成的草药进行了一系列经营活动,最终因此发财致富。
本文关于形容伏笔的成语的内容到此讲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