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语大全 → 形容忧国忧民的成语

形容忧国忧民的成语

作者:小语 发布时间:2023-04-18 17:44:16

大家好,我是小语,成语文化源远流长,有关形容忧国忧民的成语,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一、悲壮

成语“悲壮”形容的是所处的时代非常艰难,每个人都忧国忧民,奋发图强的场面。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明朝的杨慎的《世说新语·文学》中,被用于描述当时士人抱负的伟大和博大精深的精神面貌。后来,“悲壮”逐渐转化为表达在国家重大历史关头能够英勇奋斗的态度和人物形象。

二、忧国忧民

“忧国忧民”是汉语中常用的固定搭配和成语,用来形容为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发展担忧、关爱和奉献的一种精神状态。这个词语来源于唐朝杜甫的《北征》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悠然见南山遗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晕过秦楼人未还。”

三、燎原

成语“燎原”形容烈火燎原一般的力量,就像是一种极其破坏性的力量,可以摧毁一切。这个成语背后承载着忧虑与危机感,形容大火蔓延的形势和严厉的局面。常常用来形容国家处于危急状况下,需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来化解危机。

四、风雨飘摇

成语“风雨飘摇”形容所处的时代、环境、局面或个人处境极其艰难,如同风雨交加的冰冷雨夜,伴随着刺骨的寒意和无尽的苦难。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国家、社会、家庭和人生的飘摇不定,处处充满挑战性和风险。

五、黯然神伤

成语“黯然神伤”形容一种愁怨、绝望、失落和空虚的情绪。这种情绪大多出现在逆境波折、遭遇挫败、失去爱人、远离故乡和面临死亡等时刻。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忧国忧民者,对国家内外局势以及自身的命运所怀有的一份深沉悲伤。

六、薪尽火传

成语“薪尽火传”表达的意思是通过传递的方式,让某种力量或思想得以不断传承,甚至发展壮大。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忧国忧民者在积极工作中,通过互相交流、团结协作和开展连锁行动等方式,来传递振奋人心的力量和思想。

本文关于形容忧国忧民的成语的内容到此讲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