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语大全 → 形容最后挣扎的成语

形容最后挣扎的成语

作者:小语 发布时间:2023-04-21 13:11:58

大家好,我是小语,成语文化源远流长,有关形容最后挣扎的成语,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1. “死里逃生”

“死里逃生”形容在生死关头中挣扎着逃出生天的情形。这个成语出自唐代杜甫的诗“都城隍庙夜泊”,诗中写道:“吾将死而后已,不惜死以报国。死者已矣,生者犹在。天佑吾辈,维新立业。”这里的“死而后已”就是指从死亡的边缘逃脱出来。

2. “孤注一掷”

“孤注一掷”形容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冒险一搏。“孤注一掷”最早见于唐代李商隐的《无题》诗中,诗中写道:“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智者不为五斗米折腰,分文不取天下难。绝知此事要躬行,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里的“孤注一掷”就是指不拘一格、冒险尝试。

3. “悬壶济世”

“悬壶济世”形容在医道无门,却毅然决然去医治百姓的情形。“悬壶济世”最早见于晋代林宣传的《医贤集》,其中描述了一位叫华佗的医生治好了曹操的头疼之后,又到乡村医治百姓的故事。这里的“悬壶济世”就是指这位医生把药壶挂在腰间,到处医治人民。

4. “舍生忘死”

“舍生忘死”形容在关键时刻为了大义甘愿牺牲自己。“舍生忘死”最早见于《后汉书·耿奉传》,当时耿奉跟随献帝南渡,面对敌军凶猛的攻势,毅然决然地跳进了大江中,以求掩护献帝逃生。这里的“舍生忘死”就是指舍弃自己的生命,为大家的生命安全付出。

5. “功亏一篑”

“功亏一篑”形容做事本来能够成功,但因为一些细节疏忽导致最后失败。“功亏一篑”最早见于汉代班固的《汉书·司马相如传》,当时司马相如仕于汉武帝,因出使匈奴修好而受到重用。但他在受诏组织宴会时,疏忽忘了豫备酒菜,结果被汉武帝责备,这个失误成为了功亏一篑的典型案例。

本文关于形容最后挣扎的成语的内容到此讲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