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碌碌竞论短长却不道枯荣出处?(绝境逢生最好的下一句?)

作者:方言知识 发布时间:2023-04-22 21:51:21

1、人生碌碌竞论短长却不道枯荣出处?

出自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卷六的养生记道。

本书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

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浮生六记》是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在书中,作者以深情直率的笔调叙了夫妻闺房之乐,写出了夫妻间至诚至爱的真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描写情爱的诗文很多,但大多或写宫廷艳史,或写权势礼法淫威下的爱情悲剧,或写风尘知己及少男少女之间的缠绵,很少涉及夫妻之情。

出自浮生六记。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在世,草木一秋,得得失失恩恩怨怨有谁能够计数不过是,把这一生过完罢了。

“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出自清朝沈复著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这句话告诉人们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何必计较得失,且行且珍惜,知道感恩那些对帮助过自己的,感谢那些让自己生活不如意的,是这些人教会了怎样生活,人要有平常心最好。

出自清·沈复《浮生六记》,原句为“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沈复在《浮生六记》坦诚布公地描绘了生活的辛酸苦楚,以满怀感恩和知足的笔触回望毕生,他想让读者知道自己的一生是美好的。他与爱妻生活点滴的段落,诸如培育盆景、招待好友以及和女扮男装的妻子一起逛庙会的感人场景。

2、绝境逢生最好的下一句?

这句话没有固定的下一句可以对接,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来编写。绝处逢生,汉语成语,拼音是jué chù féng shēng,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出自《钱大尹知勘绯衣梦·正名》。

简介:

元·关汉卿《钱大尹知勘绯衣梦·正名》:“李庆安绝处幸逢生。”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喜得绝处逢生,遇着一个老者携杖而来。”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常言“吉人天相,绝处逢生。”

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幸遇曹老,绝处逢生,亦可谓吉人天相矣。

绝境逢生,枯木逢春,久旱甘霖。

其实,要想取得成功,仅有清醒的认识还不够,要把想法变为现实,还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失败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忍耐了一分钟,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多走了一步路……因而,在不断地努力中成功者就多了一分坚强,多了一条途径,多了一次机遇……而失败者在逆境中怨天尤人,在绝境中慨叹命运不济,最终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

多一次逆境,就多一分成熟,多一分感悟;多一次绝境,就多一次机遇,多一次超越。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