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app.in樱桃视频
影音播放大家好,我是小语,成语文化源远流长,有关形容读书马虎的成语,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1、“马马虎虎”
这个成语源于清代小说《聊斋志异》中的一个故事。原有两个姓马的兄弟,家中境况很好,但由于太过懒散,没有做什么事情,便用这个称呼将自己形容为“马马虎虎”。后来这个成语也被用来形容人马虎、草率、不认真。
2、“三心二意”
“三心二意”一般指人做事没有专心、坚定的态度和意志。其典故源于唐朝一次科举考试时发生的故事。当时一名考生考试没有考好,主考官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这次考试有三心两意”,主考官听后赞叹不已,觉得这个四个字非常表现出了他的真实情况,后来就成为了一个成语。
3、“草率从事”
这个成语原有“草草率率”的说法。草草率率指随便潦草,不认真细致。后来,人们将它改为“草率从事”,指人做事情的时候不加认真思考,轻率从事,做事不力、不成熟、不负责任。
4、“效仿前贤”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意是指模仿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思想。但现在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表达人们追求效果的过程中,不注重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不认真的模仿他人,结果取得的结果并不好。
5、“莫衷一是”
“莫衷一是”指人对同一种事情有多种看法,不能确定自己的立场和想法。它最早来自一篇唐代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斑竹一时莫衷议,吟成当日已先知”,意思是大家对这篇诗歌的评价不同,不能形成一致的意见。后来这个词被引申到更广泛的领域中,并衍生出成语“莫衷一是”。
本文关于形容读书马虎的成语的内容到此讲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