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通感手法句子仿写?(阳光像什么,小学一年级?)

作者:方言知识 发布时间:2023-05-18 19:32:50

1、荷塘月色通感手法句子仿写?

1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2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无,如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续。

3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闪亮亮的,特别闹。

4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对她说:“你的眼睛真闹啊,别眨了。”

5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6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

7歌声/象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

8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荷塘月色》中的两例:

第一例是用来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一句把本是通过嗅觉得到的“清香”比喻成“歌声”,而“歌声”是人们通过听觉获得的,将嗅觉和听觉有机地融为一体,便使迷人的境界增添了无限的韵致,迷离精妙,令人情动神摇。

第二处是用来描写月下的荷塘:“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此句巧妙地将光和影、明与暗的组合比喻成和谐的音乐,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将月下荷塘的和谐之美表现得恰到好处,淡淡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荷塘月色运用通感的句子

1.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仿佛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荷塘月色真美呀,难道美不胜收?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2、阳光像什么,小学一年级?

1、阳光像闪亮的金子。

2、阳光像老人慈爱的目光。

3、阳光像妈妈温暖的双手。

4、阳光像透明的宝石。

5、阳光像透亮的水晶。

6、阳光像热辣辣的炉火。

7、阳光像金色的毯子。

8、阳光像金灿灿的薄纱。

9、阳光像炽热的火焰。

10、阳光像温柔清澈的溪水。

扩展资料: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直喻)”、“暗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

3、什么好比什么仿写比喻句?

山歌好比春江水。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中的明喻。本体是“山歌”,喻体是“春江水”,联结词(喻词)是“好比”,把山歌比作春江水,写出了山歌的数量多、韵律流畅等特点。

比喻除明喻外,还有借喻和暗喻、博喻等。

1.资本好像无形的镰刀,收割着我们的剩余价值。

2.资本家好像吸血的魔鬼,压榨着我们的劳动成果。

3.劳苦大众好像无脑的玩偶,被统治者摆弄。

4、夜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什么又好像什么?

题目属于补写喻体完成比喻句的练习,具体的补写如下:

夜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晶莹璀璨的宝石,又好像荧光四射的荧火虫。

改写句是一个博喻句,一个本体,两个喻体,符合要求。

夜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小姑娘的眼睛,又好像一只只小灯笼。

5、是是的比喻句?

天上的星星是宝石,是眼晴,是提着灯笼行走的小孩,是参加狂欢晚会的青年和老人。这是一种博喻的比喻手法,用“是……是……”的句式,将星星比作宝石,眼睛,小孩,青年和老人。

联系邮箱:site_yysac@163.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