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丽644tv
影音播放大家好,我是小语,成语文化源远流长,有关形容说话带刺的成语,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1. 指鹿为马
这个成语出自于中国秦朝时期,当时丞相越石曾在贾平凹的选择中对才子李斯说:“这是马!”李斯回答:“我看是鹿!”越石故意刁难李斯,试图颠倒黑白,李斯义正言辞挑战他的说法,反驳道:“这就是指鹿为马!”其意思是人故意混淆是非、颠倒是非、歪曲事实。
2. 针砭时弊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直截了当地指出社会现实中的弊端和错误。其中针砭指的是针灸中“按压疼痛穴位”的方法,也可以看作是引申用法,就是针对疾病的成因、病症、治疗方法进行把握、深入分析、准确判断。时弊指的是时下诸多的不良现象。
3. 对牛弹琴
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于战国时齐国的思想家公输般曹。公输般曹初到齐国,闻齐王爱好音乐,于是拍马南征,意欲名利双收。齐王欣然接纳他,却不知公输般曹不会弹琴。有一天,齐王请公输般曹弹琴,公输般曹却找了头牛,给牛弹琴。他的意思是只有懂得音乐的人才能欣赏音乐,不懂的人就算听了也不会欣赏,对牛弹琴也毫无意义,因此对不懂的人说话也就无法让他们理解、接受、支持了。
4. 画蛇添足
这个四字成语的由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古代一个名画家被国王点名画一幅蛇的画像,画家那么快地画完一条栩栩如生的香蕉蛇,看到它那逼真飞扬的形态,他突然起了个念头:如果再为这条蛇添上真实的脚,那就更逼真了。于是,他不加思索地在蛇的腹部画上了几个脚。国王看到画像,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因为在国王看来,画家已经画了一条完美的蛇,画家的无端添加反而显得多余,画蛇添足的说法也就由此而来,指的是本已完美且无需修改,却因错误添加而更显不足。
5. 吃里扒外
这个成语源出于《战国策·韩策一》。韩王在宴会上以豆子比喻韩国的国库,让各位大臣喝一口就表示肯定。其中,韩王的大臣宋向举箸不吃,却用箸尖从碗里把一些豆子扒出来,然后放到桌上。后来,韩王问他为什么不吃,宋向解释,他不是不喜欢豆子,他只是不喜欢里面夹杂着杂质。当时的朝臣都很认为他明智,但他却不听从上级的命令,却对外对内不一致,因此被人诋毁为“吃里扒外”,这个成语已经泛指不忠不义,心怀不轨的人。
本文关于形容说话带刺的成语的内容到此讲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