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app.in樱桃视频
影音播放底是半包围结构。
底表示最下面的部分、图案的基层,或者末了,也可引申表示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又同“抵”,达到之意,另在古白话中也表示领属关系,义同“的”。
详细字义
◎底de
(1)“底”在古典白话初兴时也用于表达领属关系,今多作“的”。
◎底dǐ
〈动〉
(1)形声。从广,氐声。本义:止住;停滞。
(2)同本义。
底,止居也。——《说文》
勿使有壅蔽湫底。——《左传·昭公元年》
(3)又如:
底禄以德。
有所底止。——《左传·宣公三年》
盟以底信。——《左传·昭公十三年》
戾久将底。——《国语·晋语》
(4)又如:底止(结局);底着(停滞;滞留);底遏(遏止);底滞(滞留)
(5)隐藏。如:底伏(隐伏)
(6)达到。如:底定(稳定,平定);底豫(由不悦变成欢乐);底平(底定);底成(取得成功)
(7)引致。如:底力(致力;尽力);底服(致使臣服)
政府用是谪公(袁可立),再收再黜,以底于削甚哉!——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8)磨砺。如:底厉(砥砺。指磨石);底兵(磨砺兵器)
底是左上包围结构的字。
有关词语:
鞋底 [ xié dǐ ]鞋的着地部分。也叫鞋底子。
归根到底 [ guī gēn dào dǐ ]归根结底。
老底 [ lǎo dǐ ]1.内情;底细。 2.指祖上留下的财产;老本。
家底 [ jiā dǐ ]家里长期积累起来的财产。
底细 [ dǐ xì ](人或事情的)根源;内情。
结构是半包围结构。
组词是到底。
造句
归根到底,你借的钱是不打算还我了。
小明在老师讲课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难题,当场打到砂锅,问到底终于明白?
底子是半包围结构。底表示最下面的部分、图案的基层,或者末了,也可引申表示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又同“抵”,达到之意,另在古白话中也表示领属关系,义同“的
底的字形结构左上包围结构,左上包围结构的字笔顺都是从外写到里。
底字是半包围结构,类似的还有:鹰,磨,魔等
上下结构,它的意思是底高之分。
底字的结构是左上包围结构。
底字是半包围这个结构的
“础”,汉语规范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chǔ,目前已识读的甲骨文中没有此字,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从石,表示柱下的石礅,楚声,楚有苦楚义,柱下石礅承受着重压也有苦楚的意味,“础”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时代演变而来。
“础”的基本含义为垫在柱下的石礅,如础石;引申含义为事物的基底,根基,如基础。
甲骨文 金文 金文大篆 小篆 繁体隶书基本解释础 拼音: chǔ, 笔划: 10 部首: 石 五笔输入法: dbmh 基本解释: 础(礎) chǔ 柱脚石:础
没有近义词。
“根”,普通话读音为gēn,最早见于秦系简牍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根”的基本含义为草木之根;引申含义为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如根底、根基,“根”也常做名词,表示物体的下部,基部,如根下。
字源演变
“根”,初见于秦系简牍中,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根”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