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app.in樱桃视频
影音播放虢
[ guó ]
部首: 虍
笔画: 15
五行: 水
五笔: EFHM
基本解释
周朝国名。西虢在今陕西宝鸡东,后来迁到河南陕县东南。东虢在今河南郑州西北。北虢在今河南陕县、山西平陆一带。
姓。
详细解释
〈名〉
(形声。从虎,寽(lǚ)声。本义:虎所抓画之迹)
同本义
虢,虎所攫画明文也。——《说文》
周代国名。有东、西、南、北四虢
东虢。周文王弟虢叔所封之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公元前767年为郑所灭
西虢,周文王弟虢仲的封地,在今陕西省宝鸡县东,公元前665年为秦所灭
南虢,周平王东迁,西虢徙于上阳,称南虢,春秋时灭于晋
北虢。虢仲后代的封地,在今山西省平陆县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唐代州名 。地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虢
读音:guó
部首:虍
笔画:15
五行:水
繁体:虢
五笔:EFHM
笔顺名称:撇、点、点、撇、横、竖钩、点、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撇、横折弯钩/横斜钩
基本字义:
[guó]
1.周朝国名。西虢在今陕西宝鸡东,后来迁到河南陕县东南。东虢在今河南郑州西北。北虢在今河南陕县、山西平陆一带。
2.姓。
一、浮的右边加虎是个“虢”字。
“虢”的读音是:guó
部首:虍 结构:左右结构 笔画:15
笔顺:撇、 点、 点、 撇、 横、 竖钩、 点、 竖、 横、 横撇/横钩、 撇、 横、 竖弯钩、 撇、 横折弯钩/横斜钩
二、“虢”的基本释义:
“虢”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姓的由来,出自姬姓,周文王之弟、武王叔父虢仲,封于西虢,虢叔封于东虢,子孙以虢为氏。西周初期时的分封诸侯国名;分东虢、西虢。西周灭亡后,随周平王动迁至河南。从陕西宝鸡一代,迁往河南荥阳一代,在今日的河南、陕西、山西境内。发源于陕西岐山一代。
左边一个孚右边一个虎是
虢读音:guó
提手旁两个目一个佳一个又组成的是“攫”字,拼音是jué。
部首 扌
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RHHC
释义来自崇文书局《学生新华字典》
1.鸟兽用爪抓取
2.夺取
常见词组
齐人攫金[qí rén jué jīn]
比喻被利欲蒙蔽了心智,行事不顾后果。
一攫千金[yī jué qiān jīn]
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
提手旁两个目一个佳一个又组成攫字。
攫[ jué ],部首:扌,笔画:23
基本解释:用爪抓取 攫捕。掠夺 攫夺。
详细解释:
〈动〉①(形声。从手,矍(jué)声。本义:鸟用爪迅速抓取)②同本义攫,执也。鸷虫攫搏。盗跖弗攫。索隐:“凡鸟翼击物曰搏,足取曰攫。”鸟攫其肉。③夺取备兽触攫。又如:攫攘(争夺);攫窃(窃夺);攫昼(白昼抢劫);攫盗(盗取,窃取)
攫 [jué]抓取:~取(掠夺),攫夺。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