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沈的一半读什么?(顿加耳朵旁读什么?)

作者:小语 发布时间:2023-03-28 20:57:41

1、耳沈的一半读什么?

耳沈的一半读“耽”字。

dān

【形】

(形声。从耳,冘(yín)声。本义:耳朵大而且下垂)同本义〖bigear〗

夸父耽耳。——《淮南子·地形》。高注:“耽耳,耳垂在肩上。”

又如:耽毵(毛长下垂纷披的样子)

dān

【动】

沉溺〖indulgein〗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诗·卫风·氓》

士之耽兮。——《诗·卫风·氓》。传:“乐也。”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礼记》

惟耽乐之从。——《书·无逸》

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韩非子·十过》

且耽田家乐。——李白《赠闾丘处士》

又如:耽着(迷恋);耽思深思,潜心研究探讨;耽乐(沈迷于享乐)

承受;担负〖takeon〗

我要及时就死,又耽不起吞金服毒的。——《红楼梦》

又如:耽险(担风险;危险);耽待(耽带。照顾,帮助;宽容;原谅;担当,承受;等候)

嗜;喜好〖bekeenon〗

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元·睢景臣《高祖还乡》

又如:耽好(特别爱好);耽志(专心致志);耽尚(爱好,尊崇);耽研(专心研究);耽意(专心)

停留;延迟〖delay;hangfire〗。如:耽搁;耽误;耽迟(耽误;迟延)

耽,普通话读音为dān。

是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常用的形声字,左右结构,部首是耳,笔画10笔,笔顺是横、竖、竖、横、横、提、点、横撇、撇、竖弯钩,在日常使用中常做动词,表示承受,担负,如耽险。基本含义为沉溺,入迷,如耽乐;引申含义为迟延,如耽误。

耳沉的一半读什么,耽,dan一声,耽误的耽。

2、顿加耳朵旁读什么?

顿加耳朵旁组成的字是邨,读音是cūn。

邨,现代汉语规范三级字,普通话读音为cūn,最早见于战国晚期金文,《说文解字》解释为地名。从邑屯声。

邨字的本义是地名,如《玉篇•邑部》:“邨,地名。”也同“村”,如《集韻•魂韻》:“村聚也。通作邨”。

邨字共6笔,笔画顺序为横、竖折/竖弯、竖、竖提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邨,现代汉语规范三级字,普通话读音为cūn,最早见于战国晚期金文中解释为地名。从邑屯声。

“邨”是口语中的“屯子”,它的形成不是自然的聚落,而是人为的派遣。古代由于军队驻扎而形成的居住地就叫“军屯”。

说文解字注:(邨)地名。从邑。屯声。此尊切。十二部。按本音豚。屯聚之意也。俗读此尊切。又变字为村。

邨 cūn

1.同“村”。 2.常特指社区,区别传统意义的“村”。

3、一个绞丝旁一个口一个耳叫什么?

一个绞丝旁一个口一个耳叫“缉”字。

[ jī ]

搜捕;捉拿:缉私。通缉。

[ qī ]

一种缝纫方法。一针连着一针密密地缝:缉边。缉鞋口。

“缉”,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jī、qī,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缉”的基本含义为把麻析成缕连接起来,如缉麻,缉绩;引申含义为搜捕,捉拿,如缉凶、缉私;古同“辑”,收集。

在日常使用中,“缉”也读作qī,动词,表示用针线缝,如缉鞋口。

缉 多音字,拼音:jī,qī, 笔画:12, 释义;把麻析成缕连接起来:缉麻;搜捕,捉拿:缉访。

缉私。缉捕。通缉。侦缉;古同“辑”,收集;一种缝纫方法,一针对一针地缝:缉鞋口。缉边儿。

一个绞丝旁一个口一个耳叫缉,ji一声,通缉

4、一个巫一个耳朵旁读什么?

一个巫一个耳朵旁读邳,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pī,最早见于商朝金文。“邳”字基本含义是一个姓氏;“邳”字的引申含义是古国名。

注音ㄆㄧˉ

释义姓氏

仓颉码 :mmnl

组词 :邳张

平水韵 :平声四支

字级 :二级字

字码 :基本区 U+90B3

部内笔画 :2笔

部外笔画 :5笔

一个巫一个耳朵旁读邳字。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