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新规定?(入和什么字对仗?)

作者:小语 发布时间:2023-03-30 20:53:38

1、普通话新规定?

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和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下简称测试)是考查应试人运用国家通用语言的规范、熟练程度的专业测评。

第三条  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主管全国的测试工作,制定测试政策和规划,发布测试等级标准和测试大纲,制定测试规程,实施证书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测试工作。

第四条  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设立或者指定国家测试机构,负责全国测试工作的组织实施、质量监管和测试工作队伍建设,开展科学研究、信息化建设等,对地方测试机构进行业务指导、监督、检查。

第五条  省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可根据需要设立或者指定省级及以下测试机构。省级测试机构在省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测试工作的组织实施、质量监管,设置测试站点,开展科学研究和测试工作队伍建设,对省级以下测试机构和测试站点进行管理、监督、检查。

第六条  各级测试机构和测试站点依据测试规程组织开展测试工作,根据需要合理配备测试员和考务人员。

测试员和考务人员应当遵守测试工作纪律,按照测试机构和测试站点的组织和安排完成测试任务,保证测试质量。

第七条  测试机构和测试站点要为测试员和考务人员开展测试提供必要的条件,合理支付其因测试工作产生的通信、交通、食宿、劳务等费用。

第八条  测试机构和测试站点应当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按照标准收取测试费用。

第九条  测试员分为省级测试员和国家级测试员,具体条件和产生办法由国家测试机构另行规定。

第十条  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的下列人员,在取得相应职业资格或者从事相应岗位工作前,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或者职业准入条件的要求接受测试:

(一)教师;

(二)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三)影视话剧演员;

(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五)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应该接受测试的人员。

第十一条  师范类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影视话剧表演专业以及其他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应当接受测试。

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应当为本校师生接受测试提供支持和便利。

第十二条  社会其他人员可自愿申请参加测试。

在境内学习、工作或生活3个月及以上的港澳台人员和外籍人员可自愿申请参加测试。

第十三条  应试人可根据实际需要,就近就便选择测试机构报名参加测试。

视障、听障人员申请参加测试的,省级测试机构应积极组织测试,并为其提供必要的便利。视障、听障人员测试办法由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四条  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每级分为甲、乙两等。一级甲等须经国家测试机构认定,一级乙等及以下由省级测试机构认定。

应试人测试成绩达到等级标准,由国家测试机构颁发相应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全国通用。

第十五条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分为纸质证书和电子证书,二者具有同等效力。纸质证书由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统一印制,电子证书执行《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标准》中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电子证照的行业标准。

纸质证书遗失的,不予补发,可以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查询测试成绩,查询结果与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六条  应试人对测试成绩有异议的,可以在测试成绩发布后15个工作日内向原测试机构提出复核申请。

测试机构接到申请后,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如受理,须在受理后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具体受理条件和复核办法由国家测试机构制定。

第十七条  测试机构徇私舞弊或者疏于管理,造成测试秩序混乱、作弊情况严重的,由主管的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给予警告、暂停测试资格直至撤销测试机构的处理,并由主管部门依法依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测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测试规定的,可以暂停其参与测试工作或者取消测试工作资格,并通报其所在单位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应试人在测试期间作弊或者实施其他严重违反考场纪律行为的,组织测试的测试机构或者测试站点应当取消其考试资格或者考试成绩,并报送国家测试机构记入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违纪人员档案。测试机构认为有必要的,还可以通报应试人就读学校或者所在单位。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2003年5月21日发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16号)同时废止。

2022年国家教育部发声修改2003年版普通话考试制度。

1.删除两次测试间隔时间要求,不再是三个月后才可以才可以参加第二次考试,也就是说出成绩后马上可以参加第二次普通话测试。

2.取消属地报名要求,理论上就近原则参加考试。不再有考试地域限制。

3.明确电子证书和纸质证书具有同样的效力,纸质证书丢失不再补办纸质证书。

4.新增加的应试人对考试成绩有异议,可以在测试成绩发布后15个工作日内向原测试机构提出复核申请。

5.测试机构或测试工作人员出现徇私舞弊,违反测试规定的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应试人在考试期限出现舞弊行为,取消考试资格并纳入全国普通话测试违纪人员档案并通报应试人就读学校或所在单位。

7.发证机关由省级语言文字办事机构改为国家测试机构,增加专业测试统一性,权威性。

8.为从根本上杜绝考生替考作弊行为,考试过程采取人脸识别,声纹识别。

从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将加大对于普通话测试的公平公正性,更加规范普通话测试。

第一项规范,将中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划分为六级,适用于小学五年级及以上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测评或评估检测。

第二项规范,在保持原有201个主部首基础上,增补微调个别附形部首,并给出部分常用部首名称或部首的信息处理国际编码。

2、入和什么字对仗?

入和出对仗。入即进入,列入,引入。出,即出来,出去,出头等,出入,一来一去,对仗天成。

入和出都是自动词,词性对偶。

入和出不仅指人或车船的入和出,还在多学科用入出来表达,如,财务部门的入账和支出,仓储的存入和出仓,港口的进入和出境。

入和出,平仄对仗。。此题判为优质,怎么不见奖励呢?哈哈!!

“入”对仗:归,来,随,生,连,当,开,成,侵,临,回,分,通,过,经,浮,登,留,从,出,依,为,传,惊,看,穿,行,无

入,普通话读音为rù,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入字的基本含义为进,由外到内,如:进入、入梦;引申含义为适合,恰好合适,如:入选、入耳。

在现代汉语中,入字除用作动词外,也用作名词,如:收入。

入和4么字对仗?

入和进也与出对仗,出入这足规律,进入也是同意,都表示向某一个方向的行动,进入这个家,又出亻这个家,入了这个家肃是一术手的在某个地方的动,他们的表示方法 ̄个样的,力量能量全是一个等级,出入自由,进入随便出进入。

入应该是和进字对仗吧。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