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语大全 → 形容病重的成语

形容病重的成语

作者:小语 发布时间:2023-04-07 01:13:51

大家好,我是小语,成语文化源远流长,有关形容病重的成语,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1. 危在旦夕:形容病情非常危急,需要紧急抢救。这个成语源于传说中神话人物女娲造人时,一只蜗牛把龟壳落到了灵山时,落在了“旦”字下,灵感来了,女娲将龟壳摆放在玉案上,便有了一刻刻的尚書,可以记录人间万事万物的发生。

2. 命在旦夕:与“危在旦夕”类似,但更强调病情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南朝宋人谢灵运的《临江仙·夜归临皋》:“命途多舛恩怨着,命在旦夕命蹇然。”

3. 倒悬之危:形容病情十分危急,像是倒悬在悬崖边上。这个成语出自明代杨慎的《临川四梦·游春》:“忽见那峰崖下有棵大松,松上只有三四片残叶,仿佛要随时坠下来似的。那岩石倒垂,纹理尤为奇异,实有倒悬之危。”

4. 岌岌可危:形容病情十分危险,像是岌岌欲坠的悬崖,一触之下就可能失去生命。这个成语来源于《世说新语·文学》:“荆州刘祥子,字叔度,年十五,班固启之曰:‘少而岌岌可危者,非所谓才也。’”

5. 无可救药:形容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失去了治愈的希望。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知有妇人名姓杜,世传清白无可玷。风尘未减身已老,锦官城外寻常见。”

6. 如临深渊:形容病情已经到了悬崖边上,随时可能跌入深渊中,失去生命。这个成语出自《易经》:“初六,视察,独行竟,贞凶。……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7. 呼之欲出:形容病情已经非常重,几乎到了死亡边缘,像是只差一个呼吸就能离开人世。这个成语源于《庄子》:“颜回曰:‘夫子之言呼之欲出,指之即失,水滴石穿,铁硁铁匠,不过如是耳。’”

8. 坐卧不安:形容病情痛苦难忍,无法得到休息与安宁,连坐席也无法舒适地休息。这个成语最初见于晋代干宝的《释名·风字》:“风者,坐卧不安之义。”

9. 心神不定:形容病情引发了情绪和精神上的波动和困扰,无法得到平静和安宁。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唐代白居易的《题龙阳县青草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瓶露水半瓶醋。”

10. 前途未卜:形容病情未知的走向和结果,让人非常担心和忧虑。这个成语最初见于《史记》:“壮士故能穷其志,矜其能,忍其苦,形去而神定,周旋而不踣,孰能与之争锋,孰能与之争利?相如闻而欣之,曰:‘此乃盖世之士也!睹其形则未若人,见其神则超然乎人。虽然,前途未卜耳!’”

本文关于形容病重的成语的内容到此讲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