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语大全 → 形容形式严峻的成语

形容形式严峻的成语

作者:小语 发布时间:2023-04-16 14:18:21

大家好,我是小语,成语文化源远流长,有关形容形式严峻的成语,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一、风雨如晦

这个成语描写的是天气异常恶劣,风雨交加,天色极为阴暗,形容形式十分严峻。这个成语的出处为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在这首诗中,“风雨如晦”的词语便是被用于描写境况。

二、水滴石穿

这个成语描写的是耐心细致的精神,即虽然力量微小,但是保持持之以恒的努力,便可将石头打磨成形。这个成语的出处为《淮南子》中的“水滴石穿,不是一日之功;隔山打牛,效率不高”这句话。

三、市井无赖

这个成语描写的是社会的一些人不好的行为和形势,形容形式极其严峻。这个成语的出处为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一句“玉楼琼阁应盈耳,赵瑟初停凤凰柱。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迴龙馆,到此踌躇不能去”。这句话中的“市井无赖”形容了唐朝的一些社会阶层下层的人打家劫舍,无人敢管的混乱形势。

四、四面楚歌

这个成语描写的是形势极其严峻,是形容人处于困境之中的状态。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汉朝刘邦攻打秦始皇的臣子项羽,最后被四面包围,战无不胜的项羽不得不率军退路,惨遭溃败,被迫自杀。 来源于《史记·项羽本纪》:“少时荆轲刺秦王,王初不利,困之,卒归赵。汉复兴,昭帝遣使拜之上相,帝西巡,以楚田广易食天子,相问之,曰:田广已死,毛文锡复以楚为众所注。齐人张延年居广陵,谓为海内设谋,阴命壮士饰为田广之副,作符命之,释其狱,厚资赡之,使之至江,敕壮士各发符从广,残暴害人,至广陵,主父欲固守,乃放之,遣使告之。项王已定关东,欲因此迎合其众,乃引而使之自谓田广。张延年专专钩剧,声言反间,间选为田广之属,以承项王。项王引兵自五根陂至彭城南,田荣、田市在其前,项王自率三十骑,往请下车,并田广,将见之,张良、陈平止之,曰:往见,事不成,更无所乞,且嘉豪不逆险,呼真士而杀之,其何益乎?项王乃止。留张良以为参乘,杜周、李广还定武关。广陵王之以张延年为使,诱张良,张良乃行、张辟彊等探得群臣信,复疏项王曰:‘臣闻猪苗之战,项王受困于楚,以七日为期,期至无救,楚必得志,天无二日,人无二主,楚遂胜天下,毋乃早定计而为之无伤哉?”项王徐曰:‘善。’乃与良遂议立刻渡江。项王之都,广陵以西二百里为我,东至瑶琳,南至浙江,海为限,楚人西北以漳水划地,逾者杀,如此百二十日。项王已渡江,留萧何守三峡。田荣等还报且不胜,项王引大兵归,舍昆阳,战于巨野,大破秦军,尽俘其将,复定九江,欲东击吴……项王几害于通山,而李广、杜周亦破秦将陈涉于句陵共王城。”“已而群臣曰:‘吴顷已复,在东岸,彭城不宜久为前矣。’乃引兵渡,萧何使人献千金,欲得富丽闻名衣服,项王怒,曰:‘为大王布衣救困者甚衆,今大王既已王天下,而萧何为伍子胥,背其本主,所行不义,岂可顺其欲者乎?’因杀萧何,唯留肥为军师。项王果激怒吴芮,使拒秦军,乃收其功,立芮为徐州望族而归之。国始定,封王既定之国,立宗庙而巡行四方,故谓之四方楚歌。”

五、铁证如山

这个成语描写的是某种事实或者证据有关联的情形,是形容形式十分严峻。这个成语的出处为司马迁的《史记》中的“严子陵、薛公绰及杨伯峻、杨宽、张敞请以文辞讼,此论客也。杨恽等请以弊帚、败草讼,此为旁人也。上大怒,杀之。士大夫多谤之址,举发古今铁证如山。”

本文关于形容形式严峻的成语的内容到此讲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