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语大全 → 形容道路泥泞的成语

形容道路泥泞的成语

作者:小语 发布时间:2023-05-08 20:00:42

大家好,我是小语,成语文化源远流长,有关形容道路泥泞的成语,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1. 泥泞不堪(nínìng bùkān)

指道路狭窄,表面泥泞不堪,难以通行。这个成语源于《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指白起强攻郑国,敌方为防守而将道路泥泞不堪,结果自己的儿子就被陷于其中而丧命。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路面泥泞不堪,难以通行的情况。

2. 泥泞差池(nínìng chāchí)

比喻学问、道德等方面失误、低下。这个成语起源于《尚书·洪范》:“尧舜之道,湮没于泥泞之中,其余不能匡助,是以差池而不同周。我孤是以明兴其后,以沃土其民。”意思是说,尧舜等圣人的道德观念很高尚,然而大多数人没有跟上,道德败坏,所以不得不实行制度来加以限制。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某个领域的品质差劣,具有恶劣的影响。

3. 泥泞之路(nínìng zhī lù)

指道路崎岖,泥泞不堪。这个成语形容路面险峻、泥泞不堪,行人难以通过,比喻事情进展困难、阻力重重。

4. 泥古不化(nígǔ bùhuà)

形容旧的思想观念、陈旧的风俗习惯难以改变。这个成语起源于南北朝梁代,指陶渊明写的《归去来兮辞》:“鸟鸣涧底反,猿啸山头哀。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涧有即沟,山高必有危。只此一越国,始闻西南移。终南不雪,子发虚白首。悯黄河之水,思绵绵之鲤。萧条万里,去复何时?”后用来比喻思想观念不易更新。

5. 泥沙俱下(nísā jùxià)

指某个地方或某种情况汇聚了不良的人或事物。这个成语可以来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水土流失和人类活动的破坏,导致长江沿岸泥沙淤积,形成泥沙俱下的河床。后来泛指各种不健康的事物或人物聚集的地方或环境。

本文关于形容道路泥泞的成语的内容到此讲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