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app.in樱桃视频
影音播放报的偏旁是扌,报换个偏旁可以组成“服”字,拼音是fú、fù。
部首 月
笔画 8
结构 左右结构
基本释义
fú
1.从事;担任
组词:服务、服役。
2.承受
组词:服刑。
3.顺从;相信
组词:佩服、叹服、心服口服
4.使听从;使信服
组词:说服、征服、以理服人。
fù
量词。用于中医剂量,一剂为一服
报换个偏旁是服字。
报,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bào,最早见于西周早期金文,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报”字基本含义为断狱,判决罪人,如报囚、报当;引申含义为传达,告知,如报告、报喜。
在现代汉语中,“报”字还有回答的含义,如报答、报恩。
字源演变
报字初见于西周早期金文,会意字,本义是判罪。
报的偏旁是:扌,换个偏旁的字有:服、赧、叝
1、服——服装 、服帖 、服务
2、 赧——羞赧
3、叝 jí (彶)的讹字
报字是提手偏旁部首,如果把它的偏旁部首换成月字,那就是衣服的服字。
把“报”字的提手旁换成月字旁,可以是“服”字
报换个偏旁是:换赤字旁是赧,换去字旁是叝
眦必报读音是yá zì bì bào。
眦[zì]汉语词汇
眦,汉语汉字,拼音为zì,意思是指上下眼睑的接合处,靠近鼻子的叫内眦,靠近两鬓的叫外眦。通称眼角。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眥,目厓也。——《说文》拭眥扬眉而望之。——《列子·汤问》目赤痛眥疡。——《素问·气交变大论》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史记·项羽本纪》眦占(侧目而视);眦血(眼睛瞪裂而流出的血);眦决(眦裂);眦诟(眼屎);眦泪(眼泪)
yá zì bì bào
“睚”,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yá,最早见于《说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睚”的基本含义为眼角,如睚眦。
“报”字基本含义为断狱,判决罪人,如报囚、报当;引申含义为传达,告知,如报告、报喜。
在现代汉语中,“报”字还有回答的含义,如报答、报恩。
睚眦必报,汉语成语,拼音是yá zì bì bào,意思是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近义词
宽慰 [ kuān wèi ]
1.宽解安慰:她用温和的话语~着妈妈。 2.宽畅欣慰:儿子总算理解了自己的苦心,她感到很~。
报酬 [ bào chou ]
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而付给别人的钱或实物:种花栽树,是我应尽的义务,不要~。
偿还 [ cháng huán ]
近义词是抚慰。
造句
一切天性仁慈的人,总是热心地做一些不求报偿的善事。
人们将会根据其医疗开支购买有所报偿的股权证卷,或者是他将能够购买保险,以对家产的简直。
近义词:报酬,报答,
报,普通话读音为bào,“报”字基本含义为断狱,判决罪人,如报囚、报当;引申含义为传达,告知,如报告、报喜。
在现代汉语中,“报”字还有回答的含义,如报答、报恩。
是俚语,在中原地区,一般指早饭后到午饭前的这段时间,部分地区表示“中午”、“正午”之意。还有的地区表示下午15:00--17:00『未时、申时』时段,以及一日五餐(早点、早饭、晌午、晚饭、晚点)中的”晌午“。出处: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一折:“你晌午后先吃了人一顿拷,怎又将他来扯拽着。”
晌午应该就是中午的意思,这应该是有些农村的方言,记得小时候奶奶就这样说过,现在学生上学都学普通话,这种说法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