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的并加上走之是什么字?(墙第五画是什么笔画?)

作者:小语 发布时间:2023-03-24 02:49:41

1、并且的并加上走之是什么字?

并字加走之,这个字是“迸”,读音为[bèng]。意思是:爆开,溅射。它的常用组词有:

1、迸落:散落。

2、迸飞:向四外乱飞。

3、迸跳:蹦跳,跳跃。

4、迸散:四下里飞散。

5、迸泻:如同奔泻。

6、迸气:如同屏气。其它还有:迸裂、迸发、迸射、迸砌、跳迸、迸走、迸水、迸云、迸沫、迸鼓、迸跃、、迸集、迸脱、惊迸、迸断、迸伤、迸窜、横迸、迸溢等等。

“迸”,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bèng,最早见于说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迸”字的解释为“散走也。从辵并声。北诤切”。

“迸”的基本含义为爆开、溅射,如迸跳、迸发;引申含义为涌出、喷射,如迸泉。

在日常使用中,“迸”常做动词,表示爆开,断裂,如迸穴。

字源演变:“迸”,最初见于秦朝说文时代,辵表意,篆书形体上部像路,下部像脚,表示奔散、逃散。

并表声,并有一起之义,表示一并奔散或逃散。

并且的并加上走之是迸字。

拼音: bèng

结构: 半包围结构

部首: 辶

意思:爆开,溅射。

组词:迸发,迸溅,迸裂

2、墙第五画是什么笔画?

第五笔:竖

“墙” 字共有 14 画,笔画顺序为: 横、竖、提、横、竖、点、撇、横、竖、横折、竖、横折、横、横

“墙”,普通话读音为qiáng。“墙”的基本含义为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如砖墙、土墙;引申含义为门屏,如萧墙。

在日常使用中,“墙”也常做名词,表示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如墙篱。

墙第五画是、

我们注意,墙是左右结构,书写顺序是从左到右

墙是土字旁,先写左边的土字,再写右边的啬。

啬字第一画是—,第二画是、

墙字的笔顺是:横,竖,提,横,竖,点,点,横,竖,横折,竖,横折,横,横。所以墙字的第五画就是竖。写字时一定要按着笔顺,一笔一画的书写。

第五画是竖,右侧部分遵循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

墙第五画是“丨”,墙的笔画一丨/一|丶/一丨?丨?一一

“墙”字的第五笔是“丨”。

3、灶君繁体?

其繁体是:竈君。

灶君是灶神的别称。

灶神又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灶神星君,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位尊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因而受到崇拜。

灶繁体(竈)君繁体:君

zào

用砖石砌成的生火做饭的设备:锅灶。炉灶。灶突(灶上的烟筒)。

指“灶君”(中国民间在锅灶附近供的神):祭灶。

繁體:灶君,

“君”,普通话读音为jūn。“君”的基本含义为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如君主、君子;引申含义为古代的封号,如商君、平原君。

在日常使用中,“君”常做名词,表示尊称,如诸君。

4、灶和烈的部首和什么有关?

灶和烈的偏旁部首均和“火”有关。

“灶”,汉语规范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zào,最早见于商朝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从火。

“灶”的基本含义为用砖石砌成的生火做饭的设备,如锅灶、炉灶。

“烈”,汉语规范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liè,最早见于说文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从火,列声。

“烈”的基本含义为火势猛;引申为猛,厉害,如烈火、烈焰。

“灶”的部首是“火”,灶的火有关,如:炉灶,灶台。 “ 烈”的部首“灬”,它与“厉害或气势盛大”有关,如:烈日,轰轰烈烈。

联系邮箱:fwld11@126.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