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app.in樱桃视频
影音播放舂 [chōng]
1.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米。~药。
2. 郑码:CONB,U:8202,GBK:F4A9
3. 笔画数:11,部首:臼,笔顺编号:11134321511
4组词:舂米、舂药。
意思: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使破碎或去皮壳。
“舂”字,大多数用于“舂米”。而“舂”的单独解释是打碎之类的意思。英文解释为“pound, pestle, beat”。“舂米”就是把打下的谷子,将其去掉壳的过程称作舂米。壳即为米糠,而去掉壳的谷子便是大米。
出处:先秦指事舂米的女奴。秦汉以来沿袭转为刑罚之称。女犯服四岁劳役的刑名。臣僚犯罪,其妻女没官为奴,多任舂、僖之事。《墨子.天志下》:“妇人以为舂、酋。”《周礼.秋官.司厉》:“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谓坐为盗贼而为奴者输于罪隶、舂人、槁人之官也。由是观之,今之为奴婢,古之罪人也。”《云梦秦简释文.司空》:“在旦舂衣赤衣,冒赤幢,枸椟檩杖之。”《汉书.惠帝纪》:“上造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不灵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城旦者,旦起治城;舂者,妇人不豫外徭,
舂[chōng]
汉字
舂,汉字,读音chōng,意思是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使破碎或去皮壳。
中文名
舂
拼音
chōng
部首
臼
五笔
dwvf|dwef
仓颉
qkhx
“舂”,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chōng,最早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舂”的基本含义为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如舂米、舂药;引申含义为冲击,如舂击。
在日常使用中,“舂”也常做名词,表示古代因犯罪或被俘等成为舂膳的奴隶,如舂市、舂槁。
释义: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字源演变:“舂”,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两只手握着“午”在一个“臼”里舂米,意思十分明显。
春上半部分加个臼组成“舂”字,念chōng
荔枝同音字读音是“ lì zhī”。
荔枝(学名:Litchi chinensis Sonn.)是无患子科、荔枝属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有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成熟时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
分布于中国的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广东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亚洲东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有引种的记录。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
荔枝同音字:丽汁。
丽,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lì、lí,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在六书中属形声字。在读作lì时,丽的基本含义为好看,漂亮,如美丽;引申含义为附着,如附丽。在读作lí时,丽的基本含义为同“罹”,遭遇。
在现代汉语中,丽(lí)也用作高丽,指朝鲜历史上的王朝,旧时习惯上沿用指称朝鲜。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