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摩托车手机版下载
赛车竞速伐
fá
〈名〉
(1)
通“阀”。功劳,功业 [merit]
晋侯使却至献楚捷于周,与单襄公语,骤称其伐。――《左传·成公十六年》。杜预注:伐,功也。
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汉书·车千秋传》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史记·项羽本纪》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如:伐阅(功绩和资历)
(3)
畎上高土 [ridge soil]
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周礼》
伐柯
fákē
(1)
[follow a principle]∶比喻遵循一定的原则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诗·豳风·伐柯》
(2)
[matchmaker]∶指做媒
伐木
fámù
[woodcutting;lumbering] 采伐林木
伐檀
fátán
[Fatan] 篇名。《诗经》里的诗,通常拿开头一句里的两个字作为全诗的题目。檀,檀树,木质坚实,古代用作制造车子的材料
伐罪
fázuì
[uprising;attack the tyrant and relieve the people of their sufferings] 讨伐有罪的人
吊民伐罪
近者奉辞伐罪。――《资治通鉴》
吊民洛汭,伐罪秦中。――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伐
fá ㄈㄚˊ
(1)
砍:~树。砍~。
(2)
征讨:讨~。~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
(3)
自夸:~善(夸自己的好处)。~智。不矜不~。
郑码:NHM,U:4F10,GBK:B7A5
笔画数:6,部首:亻,笔顺编号:321534
cut down;strike;
传
伐
①伤害,耗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②攻伐、讨伐。《灵枢·官能》:“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谋伐有过。”
③刈割。《素问·汤液醪醴论》:“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伐木,砍伐,
“伐”,普通话读音为fá,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伐”的基本含义为砍,如伐树、砍伐;引申含义为征讨,如讨伐、伐罪。
在日常使用中,“伐”也常做动词,表示批评,责备,如口诛笔伐。
词典对“阴”的其中一个解释是:阳光不能直接照到的地方;对“荫”的其中一个解释是:树阴,树下不见阳光的地方。两者含有相似的字义。但在“荫”字条中特别注明,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荫”统读yìn,“树荫”、“林荫道”应作“树阴”、“林阴道”。只有在一些固定格式如“绿树成荫”和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中,原读yīn,表示“树荫”义的“荫”字才习惯上保持不变。因此,有关“树阴”、“林阴道”中的“阴”字的写法不应写成“荫”,这样不符合规范。我们在行文写作时,应注意使用规范的写法,而不应沿用以往习惯的写法。
词典对“阴”的其中一个解释是:阳光不能直接照到的地方;
阳光不能直接照到的地方,如下阴。
山之阳、是指东面。
对“荫”的其中一个解释是:树阴,树下不见阳光的地方。
树荫、随日之东照西斜,而并无固定。
两者含有相似的字义。
但事实上不同。
树荫和树阴的区别:树阴指的是地面上形成的影子。“阴”的解释是阳光不能直接照到的地方;阳光不能直接照到的地方,如下阴。山之阳、是指东面。树荫指的是树所形成的背光的整体空间,看不到太阳的地方都算。“荫”的解释是树阴,树下不见阳光的地方。树荫、随日之东照西斜,而并无固定。
“枚”,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méi,最早见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
“枚”的基本含义为树干,如伐其条枚;
引申含义为古代行军时防止士卒喧哗的用具,状如箸,衔在口中,如“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在日常使用中,“枚”也常做名词,表示马鞭,以枚数。
笔画顺序:横、竖、撇、点、撇 、横、撇、捺。
汉字演变:“枚”,可以明显地看出是手持大斧砍树的样子,“伐其条枚。”
“条”是树枝,枚就是树。常用作量词,“枪十枚”。
不对,是一棵树。
“棵”,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kē,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棵”的基本含义为植物的大小,如“树棵儿很大”,“拣棵儿大的菜拔”;引申含义为量词,用于植物,如一棵树、一棵草。
“树”,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shù,最早见于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树”的基本含义为木本植物的通称,如树木、树林;引申含义为种植,培育,如树艺、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
一片树填空不对,应该是一棵树
联系邮箱:fwld11@126.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