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通话的由来:为什么不叫“国语”?(山东话和普通话的区别?)

作者:小语 发布时间:2023-03-30 06:35:30

1、中国普通话的由来:为什么不叫“国语”?

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实质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那么这些标准如何理解呢?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

北京话有许多土音,比如:老北京人把连词“和(hé)”说成“hàn”,把“蝴蝶(húdié)”说成“húdiěr”,把“告诉(gàosu)”说成“gàosong”,这些土音,使其他方言区的人难以接受。另外,北京话里还有异读音现象,例如“侵略”一词,有人念“qǐn lüè”、也有人念成“qīn lüè”;“附近”一词,有人念“fùjìn”,也有人念成“fǔjìn”,这也给普通话的推广带来许多麻烦。

从1956年开始,国家对北京土话的字音进行了多次审订,制定了普通话的标准读音。因此,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当前应该以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及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为规范。

就词汇标准来看,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指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

北方话词语中也有许多北方各地的土语,例如北京人把“傍晚”说成“晚半晌”,把“斥责”说成“呲儿”,把“吝啬”说成“抠门儿”;北方不少地区将“玉米”称为“棒子”,将“肥皂”称为“胰子”,将“馒头”称为“馍馍”。所以,不能把所有北方话的词汇都作为普通话的词汇,要有一个选择。

有的非北方话地区的方言词有特殊的意义和表达力,北方话里没有相应的同义词,这样的词语可以吸收到普通话词汇中来。例如“搞”、“垃圾”、“尴尬”、“噱头”等词已经在书面语中经常出现,早已加入了普通话词汇行列。普通话所选择的词汇,一般都是流行较广而且早就用于书面上的词语。

近年来,国家语委正在组织人力编写《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对普通话词汇进一步作出规范。

普通话的语法标准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标准包括四个方面意思:“典范”就是排除不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白话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话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语基础上,但又不等于一般的口语,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

台湾地区把汉字称为\"国文\\

2、山东话和普通话的区别?

一、山东话的特点把山东话与普通话相比较,可以发现山东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跟普通话有许多不同之处。

二、语音方面,有的地方没有普通话的卷舌音zhchsh,造成卷舌音zhchsh和舌尖前音(俗称平舌音)zcs不分,如枣庄、济宁等鲁南地区下列字同音:找=早、炒=草、师=丝;胶东和鲁西南还把普通话的jqx声母读成两类声母,下列字的声母不同:经≠精、轻≠青、休≠修;淄博市以东地区把普通话的e韵母读成了uo,下列字同韵母:哥=锅、贺=祸、饿=卧;

三、从声调来看,大多数县市是四个声调,可是也有些县市只有三个声调,如:青岛市区、淄博市区、烟台芝罘区,另有的县市如利津、章丘、邹平等又有五个声调。四、方言词汇,山东话有一大批特有的方言词,如:俺、小厮(男孩儿)、妮子(女孩儿)、汉子(男人、丈夫)、两乔儿(连襟)、黄子(东西、家伙)、棒子(玉米)、地瓜(白薯)

山东的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而由于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形成的统一语音,因此山东方言跟普通话还是比较接近的。而山东方言在山东省内又细分三个官话小区:冀鲁官话区、胶辽官话区、中原官话区,也就是说山东方言德州和滨州,东营差不多,聊城和济宁相似,潍坊单独,胶东威海烟台差不多

山东话是土话,方言,普通话是中国话的一个标准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