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汉字怎么写?(叫嚣的意思?)

作者:小语 发布时间:2023-03-18 07:54:43

1、hu汉字怎么写?

hu这个音节的汉字有四个声调

hu第一声的汉字有:

乎,组词:在乎,出乎意料

忽,组词:忽然,忽悠,忽略,忽视

呼,组词:呼叫,呼吸,呼噜,呼唤,

hu第二声的汉字有:

胡,组词:胡萝卜,胡子,胡须,

胡说八道

湖,组词:湖面,湖水,湖畔

狐,组词:狐狸

壶,组词:水壶,茶壶

弧,组词:弧形,弧线

糊,组词:糊涂,模糊

葫,组词:葫芦

等字。

hu第三声的汉字有:

虎,组词:老虎,虎牙

琥,组词:琥珀

唬,组词:吓唬,

等字。

hu第四声的汉字有:

护,互,沪,户,等字。

乎,文言词尾。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相当于,合乎。呼,生物体排出体内气体“吸”呼吸。

狐,哺乳动物。像狼而比狼小,嘴尖,耳大,尾长。身长腿短,性情狡猾多疑,行动敏捷,遇敌时尾基部能放出臭气,乘机逃跑。

居住在树洞,喜夜间活动,捕食老鼠,常见的有赤狐等

胡。

“胡”,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hú,最早见于战国晚期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胡”的基本含义为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如胡人、胡服;引申含义为泛指外国或外族的,如胡椒、胡瓜;乱,无道理。在现代汉语中,“胡”还有为什么的含义,如胡为。

虎口脱险,虎虎生威,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呼之即来,湖光山色,护理专业,爱护自己,户外活动,胡说八道,胡搅蛮缠,忽悠忽悠,狐狸尾巴,狐假虎威,蝴蝶效应,蝴蝶飞飞,糊糊涂涂,糊里糊涂,难得糊涂,虎背熊腰,呼吸困难,虎头蛇尾,虎头虎脑,互为表里,互为因果。

忽冷忽热,

2、叫嚣的意思?

jiàoxiāo叫嚣(叫嚣)[squawk]大声喧叫吵闹叫嚣乎东西。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叫嚣(叫嚣)

1.大声叫喊吵闹。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清王韬《淞滨琐话·卢双月》:“侍御子叫嚣豗突,邻右震惊。”

刘半农《游香山纪事诗》之十:“公差勃然怒,叫嚣如虎吼。”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九章:“李承晚的叫嚣不虚:他们确确实实是在北进了。”

2.犹呼啸。发出很大的响声。

曹禺《原野》序幕:“巨龙似的列车,喧吓地叫嚣了一阵,喷着火星乱窜的黑烟,风掣电驶过来。”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大雨在窗外倾泻着,海涛惊人地吼叫着,天宇充满了激昂的叫嚣。”

意思:大声喧叫吵闹。

“叫”,普通话读音为jiào。“叫”的基本含义为呼喊,如叫喊、叫嚣;引申含义为招唤,招呼,如叫喜、叫魂。

在日常使用中,“叫”也常做动词,表示鸣叫,如叫嗥。

“叫”,初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口表意,表示开口呼喊,丩表声,丩是纠的初文,表示叫声如绞合的绳索悠长不断,“叫”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时代演变而来。

3、狐狸的音节怎么写?

音节:hu li

“狐”,普通话读音为hú,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狐”的基本含义为狐狸,如狐丘;引申含义为姓。在日常使用中,“狐”也常做名词,表示坏人,小人,如狐唱枭和。

“狸”,普通话读音为lí,最早见于金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狸”的基本含义即“貉”;引申含义为哺乳动物,如狸子、狸猫。在日常使用中,“狸”也常做名词,表示黄鼠狼的别名。

音节:hu li

造句

狡猾的狐狸接触老虎的威风,吓走了百兽。

侵略者为了侵略行径,辩护结果是欲盖弥彰,反而露出了自己的狐狸尾巴。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