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app.in樱桃视频
影音播放赧[nǎn]
汉语汉字
赧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为nǎn,指因羞惭而脸红。
详细字义
赧nǎn
〈形〉
(1) (形声。从赤,( fú)声。脸红,故从赤。本义:因惭愧而脸红。)
(2) 同本义 [blushing]
大赧而归,填恨低首。——柳宗元《乞巧文》
鬼即赧愧而退。——刘义庆《幽明录》
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赧颜(羞惭脸红;惭愧);赧愧(羞惭)。
(4) 忧惧 [worried]
夫子践位则退,自退则敬,否则赧。——《国语·楚语》
(5)红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唐·李白《秋浦歌》
五笔86: fobc 五笔98: fobc
仓颉: gcsle
四角号码: 47247
郑码: bnyx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8D67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赤又 汉字部件分解: 赤卩又
笔顺编号: 12132345254
笔顺读写: 横竖横撇竖撇捺折竖折捺
基本字义
因羞惭而脸红:~~。~然。~愧。~颜。~然汗下。
姓氏:云南部分地方使用,作为姓氏时一般读nǎng。
nan,共有四个声调。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声。
第一声有囡,(方)小孩儿。第二声有男,可组词男士,男生,男性。有南,可组词南方,南边。有喃,比如喃喃自语。有难,可组词难过,艰难,困难。
第三声有赧,可组词赧然,赧颜。有腩,可组词牛腩,鱼腩。有蝻,可组蝻子。(指仅有翅芽还没生成翅膀的蝗虫)。第四声有难 ,可组词责难,刁难等等。
南。
“南”,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nā,nán,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象形字。“南”的基本含义为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那含切,音男。【说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汉·律历志】太阳者,南方。南,任也。阳气任养物,于时爲夏。
难、男、南、楠、喃、腩、暔、諵、娚、遖
拼音:lù|lu4
部首:辶
笔顺:折横横竖捺横撇捺捺折捺
基本解释● 逯lù ㄌㄨˋ◎ 任意地行走。◎ 姓。
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逯 lù 〈动〉随意行走 [walk as one pleases]浑然而往,逯然而来。——《淮南子》词性变化◎ 逯 lù 〈名〉群众 [mass]冲心幽被,奖逯无偏。——南朝 齐· 王僧令《皇太子释奠会》
“逯”,普通话读音为lù,“逯”的基本含义为任意地行走;引申含义为姓。
在日常使用中,“逯”也常做名词,表示群众。
“逯”,初见于楚系简帛中,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逯”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