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为什么喜欢喝粥?(圆润是什么意思?)

作者:小语 发布时间:2023-03-25 03:44:03

1、潮汕人为什么喜欢喝粥?

揭阳普宁洪阳人。潮汕包括三个地级市,在本世纪之前各村之间交流不多,食物的做法相差甚远。我从小在普宁生活,现在在广州读书,偶尔去其他地区游玩也不会喝粥,所以只能谈谈自己家的。

首先,潮汕人一般不会把稀饭叫“粥”,在潮汕话里叫“糜”。普通话一般会说“喝粥”,就我在广州吃到的粥(仅限学校饭堂和外面的餐馆,我没喝过广州家庭的粥,下同),多半是可以用喝的,很稀,米粒煮得很烂,几乎不用咀嚼。

在潮汕话里,我们叫做“食糜”,“食”在潮汕话里可以是“喝”的意思(食水),也可以是“吃”的意思(食肉)。

就我们家而言,煮糜喜欢用珍珠米,煮出来的糜很粘稠(可能下的米量比广州多),而且米粒不会煮太烂,一般是用吃的(如果用东北米可能会容易烂一点);餐饮店卖的糜也差不多,包括学校的早餐,哪怕是被骂千百遍的食堂,卖的糜也比广州的粥浓很多。

记得我中学那几年,早餐基本上都是两碗白米糜配两个鸡蛋or火腿,上午四五节课基本不会饿肚子,如果是广州的粥肯定撑不住那么久。

砂锅糜,其实就是用砂锅煮糜而已,我个人吃起来并没有觉得和高压锅煮的有什么区别,但有些人觉得砂锅糜比较好吃。

不管怎样,端一个砂锅放在桌上,看着就很有特色,心里感受肯定不一样。潮汕最常见的就是白米糜。广州喜欢在粥里面加很多料,特别是早餐,皮蛋瘦肉粥之类,各种花样。但潮汕人一般不会这样,因为潮汕人特别会做菜,饭的意义在于填饱肚子,各种肉菜才是享受。

其次是番薯糜。把番薯打成丝和米一起煮,番薯粥吃起来有股特别的清香和淡淡的甜味。

记得最后剩下的一小块番薯芯要整块放进去,我们小时候会抢着吃。当然啦,现在家庭都用高压锅或者电饭锅,一般用砂锅更可能是想煮点花样换下口味。加各种料的稀饭统称“咸糜”。

咸糜,顾名思义,是咸的,不会像八宝粥、腊八粥那样做成甜的。

最简单的就是猪骨青菜糜,猪骨可以用各种部位,煲汤的部位比较香,排骨比较容易吃;青菜要剁碎,我们家比较习惯用生菜,不用担心煮烂,生菜煮烂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葱、姜丝、香菜可以根据口味加一点。

如果是自己一个人,把猪骨换成瘦肉也可以,要切小小块,跟广州的皮蛋瘦肉粥差不多。

此外还有田鸡糜、厚弥(章鱼?)糜、鳝鱼糜等等,在口碑比较好的餐馆里面,这些传统的吃法一般会用砂锅煮,家庭自己煮也可以,小时候吃过,现在比较少,具体加什么料我也不懂。潮汕地区在上个世纪末还非常封闭,在吃的方面,很多传统做法各个地区各个村甚至各家都不一样,我走的地方不多,所说的可能只是一小部分。

2、圆润是什么意思?

圆润:主义表示圆而光滑,饱满而润泽。为形容词。

圆润可以用在多种语境中:

可形容声音滑利甜润

可形容物体表面光滑润泽

可形容技法圆熟流利

圆润:主义表示圆而光滑,饱满而润泽。为形容词。

圆润可以用在多种语境中:

可形容声音滑利甜润

可形容物体表面光滑润泽

可形容技法圆熟流利

意思:(1) 声音滑利甜润(2) 物体表面光滑润泽(3) 技法圆熟流利。

“圆”,普通话读音为yuán,“圆”的基本含义为从中心点到周边任何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的形,如圆形、圆圈;引申含义为完备,周全,如圆满、圆全。

在日常使用中,“圆”也常做名词,表示月亮,如圆缺、圆月。

意思是指物体表面光滑润泽。

造句

他的语言如珠走玉盘,圆润可人。

他那一副善于利用胸腔供腔的男高音的嗓子,既圆润又甜蜜,歌声细的像一丝头发,似有似无。

圆润可以有好几种意思,第一个,可以形容技法圆熟流利,第二个就是可以指东西表面光滑圆润,比如,可以形容露珠,珍珠等,荷叶上的水珠好像一颗颗晶莹圆润的珍珠,也可以指声音滑利天润,比如可以说嗓音圆润,他演讲起来声音圆润,字斟句酌。

就是形容某个物体特别的圆,特别的滑。

3、彩的近义词是什么?

彩:cǎi 各种颜色交织

近义词:

组词:彩云。彩虹。彩霞。彩绘。彩陶

造句:

彩云飘在空中,自然得意洋洋,但最多只能换取几声赞美;唯有化作细雨,才能给世界创造芳菲。

站在窗边凝望着那遥远的天际,彩云在不断地变化,一会儿好像红苹果,一会儿好像,紫葡萄,一会儿又仿佛变成蓝宝石,珍珠,彩玉,瑰丽无比的朝霞,变化莫测。

空中的彩虹,你何必与坚固的拱桥比恒久呢?你自有你的绚丽。

童年就像雨后彩虹,抬头仰望,却遥不可及。

溪水中映现出杜鹊花的影子,像一片片彩霞。

歌声细得像一丝头发,似有似无,袅袅不断,在彩绘精致的屋梁上盘旋。

由彩陶黑与白的色彩组合,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知白守黑理念。

没有相对应的近义词。

“彩”,普通话读音为cǎi。“彩”的基本含义为各种颜色交织,如彩云、彩虹;引申含义为彩色的绸子,如剪彩。

在日常使用中,“彩”也常做名词,表示负伤流血,如挂彩。

“彩”,初见于《说文》时代,从彡(彩纹),从采(颜色),采(cǎi)亦声,表示色彩。本义是色彩。“彩”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