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传媒视频app
影音播放一、单人旁加一个敬是个“儆”字。
儆的读音是jǐng
部首:亻 结构:左右结构 笔画:14
笔顺: 撇、 竖、 横、 竖、 竖、 撇、横折钩、 竖、横折、 横、撇、横、撇、 捺
二、儆的基本释义:
1.(形声。从人,敬声。本义:警戒,戒备)
2.同本义
儆,戒也。——《说文》
儆,备也。——《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注
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左传·昭公十八年》
令司官、巷伯儆宫。——《左传·襄公九年》
又如:儆悟(儆醒。儆戒,醒悟);儆守(戒备防守);儆惧(戒惧;警惕和畏惧);儆懔(戒惧);儆戢(戒惧而有所收敛);儆儆(不安的样子);儆动(戒惧不安);儆畏(警惕和畏惧;戒惧)
3.告诫;警告
夜儆百工。——《国语·鲁语》
乃儆公仲之行。——《战国策·韩策》
所以儆人臣也。——《孔子家语·五仪》
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左传·宣公十二年》
宜杀一儆百。——龚自珍《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
4.警报,紧急情况
若今时儆跸。——《周礼·夏官·隸仆》
又如:儆急(紧急[事件],一般指军情)
儆jǐng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亻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4
五笔86:WAQT 五笔98:WAQT 仓颉:OTRK
笔顺编号:32122352513134 四角号码:2824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106
基本字义
1.使人警醒,不犯过错:~戒。~省(xǐng )(使人觉悟、反省)。惩一~百。以~效尤。
2.古同“警”,警报。
单人旁加一个敬是 jǐng 儆
“儆”jǐng
“儆”的基本含义为使人警醒,不犯过错,如儆戒、儆省;引申含义为人觉悟、反省,如惩一儆百。
在日常使用中,“儆”也常做名词,表示警报,紧急情况,如儆急。
字源演变
“儆”,初见于金文中,本义是戒备、警惕,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儆”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jing,第三声,同“警”。
以儆效尤
呦:
1、呦,叹词,表示惊异:~,书怎么脏了?
哟:
1、哟读yo时,表助词。
2、哟读作yó 时,表叹词或者讽刺。如:哟,姐姐今天好漂亮呀!
区别:
区别一:读音不同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呦”读 yōu,“哟”读 yō、yo;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呦”读 yōu、you,“哟”读 yāo、yao;在台湾《国语辞典》中,“呦”读 yōu,“哟”读 yāo。
区别二: 用法不同
呦——用于句首,单独一个字,如“呦,……”
哟——既可以用于句首,也可以用于句尾。
区别三:词性不同
哟yo助词。
(1)用于句末或句中停顿处:加把劲~。鲜菜~,鲜肉~,他都爱吃。
(2)歌词中做衬字:呼儿嗨~,他是人民大救星。
呦 yōu叹词
(1) 鹿鸣声 [the cry of deer]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小雅·鹿鸣》
(2) 表示惊诧声 [hey]。如:呦,怎么他又走了?
来了呦比来了哟更加准确,所以用来了呦。
莘莘学子: (shēn shēn xué zǐ)
莘莘是:很多的意思,众多的样子
莘莘征夫.——《国语·晋语》.注:“莘莘,众多.”
莘莘将将.——枚乘《七发》.注:“莘莘,多貌也.”
祸之长也兹莘.——《庄子·徐无鬼》.释文引李注:“莘,多也.”
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
近义词:芸芸学子
莘莘 “莘莘学子”像一个成语,但其实并不是成语,而是一个自由组合的词组。
“莘莘”是个叠字形容词,表示“众多”,在古汉语中用途宽些。
例如,《国语》引述过《周诗》“莘莘征夫,每怀靡及”。
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莘莘学子”只用于形容学生
莘莘学子由来于:吴玉章的《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其中有说到:“莘莘学子,长期苦无出路及至科举废止,游学成风,他们便大批地来到日本
莘莘学子是一个是个集合名词,可作为单数理解,也可以作为复数理解,不仅是用在汉语如此,像英语、俄语这样的外语也这样
“学子”加上“莘莘”,表示的是成为“众多的学生”,就不可以加“一些”“一位”这类词了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