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视频3.0
影音播放得嘞是地道的北京方言,今年国庆看的我和我的家乡里的北京好人,有这句方言。意思:好的,可以,可以了,没问题。
北京官话是官话的一个分支,以北京音系为代表,三声四调,古入声派入平、上、去且相对均匀。北京官话主要分布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承德市、廊坊市、涿州市,内蒙古赤峰市,辽宁省朝阳市、葫芦岛市建昌县、阜新市部分地区,可分为京师片、怀承片、朝峰片、石克片四片。使用人口约1500万。
得嘞,就是好的的意思,乍听起来是北京方言,在老北京话里,有很多部分来自于满语,但是详细探究,得嘞应该来自于东北的满语。
清朝入关统治近300年,不仅仅带去了战争,带去了汉统政权的更替,也带去了活跃于东北白山黑水的满族人民的习俗和文化,习俗和语言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的接纳融化并传播,300年时间足矣,得嘞,就这样吧。
得嘞是北京的方言。表示同意、应允的意思。可以;好吧;就是这样;好了;可以了;没问题。
北京地处中国北部、华北平原北部,东与天津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相邻,中心位于东经116°20′、北纬39°56′,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
应该是北京的地方方言吧,好多影视作品都听到过,但不一定正确?因为我是南方人,几乎没在北方呆过。
得嘞您呐,是北京话,北京话并不是普通话,是有区别的。
这是西北地区方言,陕甘宁都在用,西安地区最有代表。
得嘞:地地道道的北京方言,表示同意,应允的意思。
北京吧,似乎别的地方也用这词,感觉北京方言。
得嘞一般是属于北京的方言。希望对你有用
应该是云南贵州四川西南三省的方言。
勒(lè)转(zhuǎn)
拼音:是汉字读音的一种注音方法,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
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 勒 lè
〈动〉
(1) 约束;收紧缰绳以止住马骡等或使马转身 [restrain;rein in]
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楚辞·九章·思美人》
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虞世南《出塞》
(3) 雕刻 [carve]。如: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勒石(刻字于石);勒铭(勒碑,勒石。镌刻铭文);勒巧(把记巧文字刻在石上);勒碑
(4) 统率 [command]
勒兵,下令军中。——《史记·魏公子列传》
(5) 又如:勒兵(治军,操练或指挥军队,陈兵。检阅军队);勒卒(部署、操练士卒);亲勒六军
(6) 强迫;强制 [compel;force]。如:勒取(强行索取);勒迫(强迫);勒停(强制停止;勒令停职)
lè shí yàn rán
“勒”,普通话读音为lè、lēi。“勒”的基本含义为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如马勒;引申含义为收住缰绳不使前进,如悬崖勒马。
在日常使用中,“勒”常做动词,表示雕刻,如勒碑。
勒石燕然的正确读法为勒le第四声、石shi第二声,整体认读音,声母sh为翘舌音;燕yan第一声,韵母an为前鼻音;然ran第二声,声母r为翘舌音。
燕然勒石读音:yān rán lè shí
suō lē
“嗦”,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suō,“嗦”的基本含义为发抖,战栗,如哆嗦。
“嗦”,形声字。口表意,其形像张开的口。兼表哆嗦不止,如锁链环环相连。本意是哆嗦。
“嘞”,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lē、lei,最早见于金文中,“嘞”的基本含义为语气词,表示提醒注意,如别玩了,咱们回家嘞;引申含义为唠叨,如瞎嘞嘞。
lè xìng
“勒”,普通话读音为lè、lēi。“勒”的基本含义为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如马勒;引申含义为收住缰绳不使前进,如悬崖勒马。
在日常使用中,“勒”常做动词,表示雕刻,如勒碑。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