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字的演变过程?(勤奋反义词是什么?)

作者:小语 发布时间:2023-03-28 00:22:54

1、惰字的演变过程?

惰,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duò,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惰”的基本含义为不恭敬,如惰傲;引申含义为懒,懈怠,与“勤”相对,如懒惰、怠惰。

在日常使用中,“惰”也做动词,表示衰败,如惰坏(败坏)。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惰

笔画数 12笔

释义 懒,懈怠,与“勤”相对

五笔 ndae

仓颉码 pkmb

字源演变过程

惰,最早见于秦篆。从心,隋省声。本义为不恭敬。后逐渐演变为楷书体及简化版的“惰”字。其字源演变图如下:

惰的字源演变图

详细释义

拼音

duò

形容词

不恭敬

slighting

惰傲、惰慢

今者治平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宋·苏轼《教战守策》

懈怠;懒惰

lazy

惰懈、惰力

诸司素偷惰。——《明史·海瑞传》

动词

衰败

decline

惰坏、惰君

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墨子·脩身》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字部】惰·康熙笔画:13·部外笔画:9

〔古文〕《唐韵》徒果切《集韵》《韵会》杜果切,竝音垜。《说文》不敬也。

本作憜,从心隋声。或作惰。《玉篇》怠也,易也。《礼·曲礼》临祭不惰。《注》为无神也。《左传·成十三年》今成子惰。《注》惰则失中和之气。又《正韵》吐火切,音妥。义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徒卧切《正韵》杜卧切,音䝐。懈也,怠也。《增韵》不恭也。《书·益稷》股肱惰哉。《注》懈怠缓,慢也。《左传·僖十一年》受玉惰。《正义》执玉,替其质也。《礼·玉藻》惰游之士。《注》惰游,罢民也。去声。

又通作媠。《前汉·谷永传》车马媠游之具。《两龚传》媠嫚无状。亦作憜。《韦元成诗戒》供事靡憜。亦作墯。《後汉·单超传》徐卧虎唐两墯。《注》持两端也。

又《集韵》徒禾切,音驼。《礼·曲礼》言不惰。《注》惰,讹不正之言。一读徒禾反,一读徒卧反。

按徒字杜字皆定母,而吐字则入透母矣。《正韵》惰字上声切透母,而去声又切定母,不如《广韵》《集韵》《韵会》上去两声之协於一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注

憜或阜省。今俗皆如此作。

2、勤奋反义词是什么?

慵懒

[ yōng lǎn ]

基本解释

懒惰;懒散。吾等皆山野慵懒之徒,不省治国安民之事,不劳下问。——《三国演义》

详细解释

懒惰;懒散;懒洋洋的样子。

唐 白居易 《池上早春即事招梦得》诗:“我有心中乐,君无外事忙。经过莫慵懒,相去两三坊。”《三国演义》第三七回:“吾等皆山野慵懒之徒,不省治国安民之事,不劳下问。明公请自上马,寻访 卧龙 。” 明 王玉峰 《焚香记·饯别》:“春事阑珊,心情慵懒,寂寞雨收云散。” 靳以 《到佛子岭去》:“我由于饭后的慵懒和赶早的疲乏,汽车的声音渐渐小下去,景物也逐渐模糊,终于什么都看不见也听不见了。”

反义词 : 慵懒、疏懒、懒散、懈怠、懒惰、怠惰、散逸、怠慢

“奋”,普通话读音为fèn。“奋”字基本含义为鸟张开并振动翅膀,如奋飞、奋翅,引申含义为提起、举起,如奋笔疾书、奋臂。

在现代汉语中,“奋”多用作动词,表示挥动、举起,如奋袂、奋戈。

“奋”,初见于金文时代,有人抓住了一只鸟,把它放在衣服里藏着,那鸟正在挣扎要飞回田地里去。后来陆续在楚系简帛、秦系简牍、说文中发现,“奋”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反义词是懒惰。

造句

我能够勤奋的面对自己的学习,这就是人生当中拥有的力量。

让自己勤奋一点,也许在自己未来的道路上就能够多一点铺垫。

反义词是懒惰

造句

父亲是一个勤奋的人,默默的用双手撑起这个家,

他学习非常勤奋,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多多努力向他学习。

联系邮箱:fwld11@126.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