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app.in樱桃视频
影音播放1、黄山人在表示做完什么的时候不仅句子后面加“了”,还加“了”(liǎo),比如我们回答“吃饭了没有”这样的问题,都说“吃了”,黄山人就说“吃了(liǎo)了”,就凡事都说了(liǎo)了
2、表达先做什么的时候句子后面加个“起”,比如“你先去吃饭”黄山人就说成“你先去吃饭起”,我至今都没搞明白这个起是什么意思
3、黄山人一般在动词后面用“住”、“着”这样的词,而是用“到”,比如“你给我站着”黄山人说成“你给我站到”
4、第一、第二的“第”黄山人发第二声dí,我们发第四声dì
5、徽语不是官话,但黄山人说普通话会有官话的调,不信你们来黄山观察一段时间
黄山人说普通话会有一种特别的方言味道,最严重的现象就是平翘舌音分不清楚,因为在日常说话的过程中不是非常注意这个方面,导致在说普通话的时候也没反应过来,比如吃(chi)饭了吗?
黄山人可能就会说成吃(ci)饭了吗?还有就是H和F两种发音不明确,这都是黄山人说普通话的特点。
黄山人说普通话方言特别重,而且黄山三区四县方言各不相同,既使在同县,比如说歙县,东南西北乡的方言也是五花八门,东乡的听不懂南方的话,西乡的听不懂北乡的话,笔者当年在学校读书时就听不懂同县同学讲的方言,时不时闹出点笑话来。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
普通话的历史来源
普通话在清末时已经出现,清廷1909年规定北平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现代普通话跟东南地区方言相比,保留的古音比较少,并且消失了“入声”。
普通话的特点
1、音节结构简单,声音响亮。普通话中,一个音节最多只有4个音素,其中,发音响亮的元音占优势,是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2、音节界限分明,节律感强。
3、声调抑扬顿挫,富有表达性。普通话声调变化高低分明,高、扬、转、降区分明显,能够较强的表达一个人的情感。
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首选语言。2020年,中国全国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达80.72%。
方言是什么?方言就是各地百姓的当地话,即“土话”。有句古诗“乡音无改鬓毛衰”,作为乡音的方言对一个人有着特殊的情感意义。无论现代文明如何洗礼,乡音的基本信息永远丢不了,有其存在的必要,与普通话相比较,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方言的优势: 1.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传承几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2普及普通话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废弃方言,抛弃民族的艺术。 3.中国是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地广物博,幅员辽阔。而尊重各民族则是保证祖国繁荣的必要条件,尊重人民,首先要尊重他们的文化。 4、方言在本地域具有便于交流和沟通、不受文化水平限制的特点。 5、方言对于事物的表述功能比普通话更强、更细和更加具体。 6、通过在方言中加入词缀和虚词,能最贴切地表达出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 7.某种程度上来说,方言更能代表地区文化特色,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 8.通过方言转化为普通话,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 方言是个人的一种财富
朗读的三个特点一是咬字清楚就是说普通话。
二是有感情的朗读,三是声音洪亮。对于一篇好的文章,必须做到这三点才能够完整的把它读出来。好的,播音员如果不具备这三点,就不能成为好的播音员。所以电视台在选拔播音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三点。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