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app.in樱桃视频
影音播放大家好,我是小语,成语文化源远流长,有关形容故事情节的成语,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1. 画饼充饥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画葫芦,发琴声”,形容空想,不切实际。后来有个故事,汉武帝听闻太平天国饿死民众,于是大发慈悲,发令在南阳城门口画一个饼,让饥饿的百姓看了就饱了,结果人们冲过去之后什么都没有得到,惨死在城门口,于是“画饼充饥”就成为了形容做事不切实际的成语。
2. 装聋作哑
“装聋作哑”出自《东周列国志》中的一则故事。春秋时期,楚国相国春申君被楚庄王赐予一块玉,为了防止这块玉被夺取,春申君一辈子都装聋作哑,不跟任何人说话,因此“装聋作哑”就成为了形容不愿意表态或者不想被打扰的人。
3. 一心一意
“一心一意”出自《孟子》中“君子有一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话,后来成为了形容专注、全力以赴的精神。传说春秋时期的曹沫需要为守城的士卒分发粮食,但是此时正值战乱之际,粮食短缺,曹沫守城、护粮,目光始终在城墙上,连一旁的猪都不敢放过去,最终成功保住了粮食,成为了“一心一意”的代表。
4. 因噎废食
“因噎废食”出自战国策《魏策》中谈到了魏国人翟睢张嘴取肉的故事,刚刚放入嘴里就被烫伤了,虽然又吃了几口,但是嘴疼难忍,于是下决心再也不吃了。因此“因噎废食”就成为了形容做事后怕失败,彻底放弃的成语。
5. 画蛇添足
“画蛇添足”出自《韩非子》中的一则故事。战国时期,有个画家在画蛇的时候,发现画中的蛇不够完美,于是画上了足,最终画品得到了人们的嘉奖。但是听到这个故事的韩非子就很不满,认为画家的这个行为是多余的,是一种损失,因为画出完美的东西本身就足够了。“画蛇添足”因此就成为了形容做事过度,多此一举的成语。
本文关于形容故事情节的成语的内容到此讲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