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的要求和规则?(一首古诗一般共几句?)

作者:方言知识 发布时间:2023-05-17 14:03:17

1、古体诗的要求和规则?

一.古体诗的押韵

1.古体诗的韵脚字,可用平声,也可用上、去、入声。有一些绝句,用的不是平声韵,而是上、去、入声韵,即非律绝,而称为古绝。

2.古体诗的押韵,有的是两句一押韵;有的是一句一押韵;还有的是三、四句一押韵。

3.古体诗的押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换韵的基本规律是笫一,平声韵和入声韵交替出现。笫二,基本上是两句一押,韵脚字在偶句句尾,但每逢换韵时,笫一个奇句句尾也是韵脚字,这种情况称为逗韵,即在换韵时,要先在奇句逗引出新韵脚耒。换韵的古体诗的共同特点是:笫一.平声韵和上、去、入声韵(合称仄声韵)大都是交替出现的;笫二.都要用逗韵。

4.古体诗的押韵,可以用本韵即在一个韵中选择韵脚字,也可以用通韵即可以从相邻的两个或几个韵中选择韵脚字。

5.古体诗的押韵,可以重复出现韵脚字,这在格律诗中不允许的。

二.古体诗平仄

1.古体诗在汉、魏和六朝诗的平仄完全是自由的。唐以后,由于受近体诗的影响,往往也用律句,这称为入律古风。古体诗有了一般古体诗和入律古风的区别。

2.唐以后的古体诗特点:古体诗每句的最后三字,称为三字尾。有四

种常见的平仄类型,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再有,平脚的句子,五古笫三字或七古第五字,以用平声为原则;仄脚的句子,五古笫三字或七古笫五字,以用仄声为原则。

3.入律的古风,在平仄方面尽可能用律句。因而,近于律诗的平仄格式。但也有不同。笫一,入律古风句数不定;笫二,入律古风既可用平声韵,又可用仄声韵,而且平韵和仄韵还可交替使用,四句或六句一换韵最为常见。

三.古体诗的对仗

1.古体诗的对仗,不同于近体诗,不受格律的限制。六朝时,骈文盛行、影响诗歌创作,也多用对仗。谢灵运<<登池上楼,二十句中有十八句用对仗。唐代以后,诗人们写古体诗,有意追求古诎,尽量不用或少用对仗。

2.古体诗的对仗,一般是位置不定,句数不限。诗中的任何句子相对,都是可以的。但是,最后两句不常用对仗。只有换韵的七言古诗,对仗有一定的位置。四句一换韵的七言古诗,对仗常常在每韵的笫二联。

3.古体诗的对仗,不要求工对。有的对仗,只是意义相对,而字词并不相对,这也可以。

4.古体诗的对仗,不讲究平仄,不避重字,甚至有意用重字相对。

5.古体诗的对仗,隔句对的很多。尤其是白居易在他写的不少古体诗中,常用隔句对。如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古体诗的要求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古体诗规则:古体诗的平仄并没有任何规定。

从诗句的字数看,古体诗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

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

2、一首古诗一般共几句?

古诗词中一首诗有几句话并不一定,要看是以何种类型做的诗,比如绝句诗与四言诗通常是4句。而排律诗最少要有十句才行。而分句在古诗词一般是一行成一句,也就是第一句就算一逗号结尾也算一句。不同类型古诗词的基本体裁要求如下:

就“格律诗”而言分为,古体诗、近体诗、今体诗:

主要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等。千万不能将“今体诗”跟现在所说的“新诗”混为一谈。

古体诗:

又称“古诗”“古风”,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包括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近体诗

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形成于唐代。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分绝句和律诗。

绝句

即绝诗。亦称截句、断句。诗体名。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因定格仅为四句,故名。

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的要求。

有人说绝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但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亦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中即有《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以别于近体绝句。

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

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四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汉代以后,格调稍变。自南朝宋齐以后,作者渐少。

五言诗

诗体名。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起于汉代。魏晋以后,历六朝隋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六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六字。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有古体近体之分。但均不甚流行。

七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当起于汉代民间歌谣。旧说则谓始于《柏梁台诗》,恐不可信。

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到了唐代,大为发展。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杂言诗

诗体名。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最短仅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为多。

排律

诗体名。律诗的一种。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名。

每首至少十句,有多至百韵者。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

诗歌主要在唐代特别发达

唐代诗主要分两种:

一是绝句,绝句只有四句,五个字的是五言绝句,七个字的是七言绝句;

二是律诗,律诗有八句,五个字的是五言律诗,七个字的是七言律诗;

杜甫写的律诗就特公正,另外有王昌龄等人;

李白也写律诗和绝句,但他著称的是他的自由体诗,即不限制字数

一般四句,八句。

两句三句六句也是有的。这个没有严格规定。

一般四句,八句。两句三句六句也是有的。这个没有严格规定。

联系邮箱:fwld11@126.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