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app.in樱桃视频
影音播放不稳,不顺。古同“癶”。
2、跛
腿或脚有病,走路时身体不平衡,瘸:跛脚。跛子。跛行。跛鳖千里(喻本身条件再差,只要不懈努力,终能获得成功)。
3、簸
扬糠除秽、清理垃圾的器具,用竹篾、柳条或铁皮制成,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
1、簸箕
[bò ji]
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器具,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用来簸粮食等。也有用铁皮、塑料制成的,多用来清除垃圾。
2、翻簸
[fān bò]
犹飞驰。
跛:读音:bǒ
释义:
腿或脚有病,走路时身体不平衡,瘸。
组词:
跛子、 跖跛、 颠跛、 跛驴、 跛脚等
簸箕:读音:bǒ
释义:
1.用簸箕颠动米粮,扬去糠秕和灰尘:簸谷。
bo三声有簸[bǒ ]和跛[bǒ]二字,
组词为:簸(簸箕),跛(跛脚)。
一、读音上的不同:
1、瘸子:qué zi。
2、跛子:bǒ zi。
二、指代上的不同:
1、瘸子:指瘸腿的人。
2、跛子:脚部有残疾的人,跛脚的人。
三、侧重点上的不同:
1、瘸子:侧重于表达瘸的是腿部的部位。
2、跛子:侧重于表达跛子跛的是脚的部位。
四、引证用法上的不同:
1、瘸子: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九章:“即使他变成一个瘸子……她还喜欢他。”
2、跛子:沙汀《丁跛公》:这父亲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跛子,拐了右腿,走起路来脑袋一点一点的。
瘸子:一腿用力大,一腿用力小,引身体左右摆动叫瘸。
跛:两腿长度相差较大,行走时身体前屈后仰,呈波浪状叫跛。
拐,因下肢内旋和外旋肌肉失衡,行走时腿外旋或内旋。
瘸子则是脚有残疾,而跛子,则是地跛无赖。
xiabotanwa
碗[ wǎn ]
1.盛饮食的器具,口大底小,一般是圆形的饭~。茶~。买了几个~。
2.像碗的东西轴~儿。
〈名〉
1.一种圆形凹心盛食品的器具,在形式上通常接近半球形,一般比盘子深,比茶杯大和重
芙蓉玉碗,莲子金杯。——北周· 庾信《春赋》
又如:饭碗;瓷碗;搪瓷碗;摆碗筷
2.像碗的东西 。
如:橡碗子,轴碗儿;碗脱(方言。窝头)
1.用来计量用碗装的饮食
滑出出,水冷冷,两碗来素匾食。——明· 朱有《豹子和尚自还俗》
2.宋朝以来灯笼一盏叫一碗
正劝不开,只见两三碗灯笼飞也似来。——《水浒全传》
瞎xiā,跛bǒ,瘫tān,啘wā
左边一个足字右边一个皮字是跛字,读音为bǒ。
跛:基本含义为腿或脚有病,走路时身体不平衡,瘸,如跛脚、跛子。在日常使用中,“跛”常做动词,表示瘸腿的人,如眇跛(瞎子与瘸子)。
引用康熙字典:《韵会》《正韵》补火切,音播。《说文》行不正也。一曰足排之。《篇海》足偏废。《易·履卦》跛能履。《礼·问丧》跛者不踊。《谷梁传·成元年》衞孙良夫跛。《礼·曲礼》立毋跛。《集韵》滂禾切,音颇。人名。
蹇,普通话读音为jiǎn。“蹇”字基本含义为跛,行走困难,如:蹇足;引申含义为迟钝,不顺利,如:蹇涩。
在古代汉语中,“蹇”是文言语助词,如:蹇谁留兮中洲?
蹇,会意字。从足,篆书形体像膝盖和脚,表示足跛,从寒,寒有冷,卑微义,表示足蹇者往往自感卑微也常遭冷眼。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