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app.in樱桃视频
影音播放“亾”的基本含义古同“亡”。
“亾”,该字未收录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属于生僻字,普通话读音为wáng,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亾”的基本含义古同“亡”。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亾
笔顺号码 345
释义 古同“亡”
部首笔画 2笔
仓颉码 vo
字源演变
“亾”,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秦系简牍、秦朝小篆中发现,“亾”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篆书演变而来。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亾”字头,请参考“亡”字。)
【唐韵】【集韵】【韵会】武方切,音忘。失也。【孟子】乐酒无厌谓之亡。【注】谓废时失事也。【家语】楚人亡弓,楚人得之。
又灭也。【庄子·田子方】楚王与凡君坐。少焉,楚左右曰:凡亡者三。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丧,吾存。
又【周礼·春官·大宗伯】以丧礼哀死亡。
又逃也。【大学】舅犯曰:亡人无以爲宝。
又【前汉·韩信传】萧何闻信亡,自追之。
又与忘同。【诗·邶风】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又【正韵】同无。【诗·邶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毛传】亡谓贫也。【说文】从入从。【徐曰】音隐,隶作亡。
【艺苑雌黄】古惟用兦字,秦时始以蕃橆之橆爲有兦之兦,今又变林爲四点。
说文解字
逃也。从入从。凡亡之属皆从亡。武方切
说文解字注
逃也。逃者、亡也。二篆爲转注。亡之本义爲逃。
今人但谓亡爲死。非也。引申之则谓失爲亡。亦谓死爲亡。孝子不忍死其亲。但疑亲之出亡耳。
故丧篆从哭亡。亦叚爲有无之无。双声相借也。会意。谓入于曲隐蔽之处也。武方切。十部。凡亡之属皆从亡。
亾 拼音:wáng(ㄨㄤˊ),wú(ㄨˊ),(微软字库里读wu,和“吴”同音) 部首:人,部外笔画:1,总笔画:3 五笔86&98:WNV 仓颉:OV 笔顺编号:345 四角号码:2871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4EB 郑码:ZOD,U:4EBE,GBK:8193 基本字义 ● 亾“亡”的繁体字 wángㄨㄤˊ ◎ 古同“亡”。 English ◎ death, destroyed; lose, perish 说文解字 【卷十二】【亾部】亾 逃也。从入从?。凡亡之属皆从亡。武方切
zhuàng第四声,
“幢”,普通话读音为chuáng、zhuàng,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幢”的基本含义为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引申含义为影子摇晃,如“人影幢幢”。
在日常使用中,“幢”也常做形容词,表示愚昧无知,如幢愚、憧憧。
幢 拼 音 chuáng zhuàng 部 首 巾 笔 画 15 释义 [ chuáng ] 1.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
2.〔~~〕形容影子摇晃,如“人影~~”。3.刻着佛号或经咒的石柱:经~。石~。[ zhuàng ] 量词,指房屋:一~大楼。
yú shì
“是”,普通话读音为shì,最早见于商朝金文时代。“是”的基本含义为表示解释或分类,如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引申含义为表示存在,如满身是汗。
日常使用中,“是”也常做代词,表示此,这,如是日、是夕。
于是的拼音:yú shì。
于是的意思:连词。表示后一事承接前一事;这时。
于是的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每发一书,则书百幅,择十之一用之。于是不胜其烦,人情厌恶。”
liè qiáng huán sì
“列”,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liè,最早见于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列”的基本含义为排成的行,如罗列、行列;引申含义为众多,各,如列位、列强。
环,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huán,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繁体字为“環”,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从玉睘声。
拼音是:liè qiáng huán cì。
píng wā
“平”,普通话读音为píng,最早见于商朝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指事字。“平”的基本含义为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如平地、平面;引申含义为均等,如平分、平行、抱打不平。
在日常使用中,“平”也常做形容词,表示语气平和舒顺,如平典、平度。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