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估量的量是几声?(量的谐音?)

作者:小语 发布时间:2023-03-23 06:34:00

1、不可估量的量是几声?

liáng第二声,

“量”,普通话读音为liáng、liàng,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

(1) (形声。本义:用量器计算容积或长度)

(2) 同本义

量,称轻重也。——《说文》。段注:“称者,铨也。汉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权者,所以均物平轻重也。此训量为称轻重者,有多少斯有轻重,视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轻也,其字之所以从重也。”

苦称量之不审也兮。——《楚辞·惜誓》

为之斗斛以量之。——《庄子·胠箧》

不量凿而正枘兮。——《楚辞·离骚》

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3) 又如:比量(不用尺而用手、绳、棍等大概地量一量;比试);量柴头数米角比喻做事小气吝啬,斤斤计较;量地(丈量土地);量酒(量酒人,量酒博士。都指酒店中接待顾客的伙计);量珠(以斗量明珠以买侍妾。后指纳妾为量珠之聘);量视(衡量;看待)料量(计量);量校(以量器测定校核)

(4) 衡量,酌量

事君者量而后入。——《礼记·少仪》。注:“量其事意合成否。”

量功名日,分财用,平板干。——《左传》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进步未可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度德量力。——《三国志·诸葛亮传》

量敌之众寡。——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5) 又如:量移(被贬谪在边远地方的官员遇大赦时酌量移到京郊)

不可估量的量是轻声,见教育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基础释义:难以估计。

轻声不是除四声之外的又一个声调,而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特殊音变现象。

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读的既短又轻的调子:阴平后,念中降调,似较短的去声;阳平后,念中降调,似较短的去声;上声后,念半高平调,似轻短的阴平;去声后,念低降调,似较短的去声。

“量”读音有二:

[ liàng ],基础释义:

1.测量东西体积多少的器物。如升、斗等。

2.限度:胆~。力~。

3.数量:降雨~。产~是多音字,读liang去声时,

4.估计;衡量:~力而行。

5.哲学范畴。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即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如多少、大小、高低、轻重、快慢等。

量,读[ liáng ],基础释义:

1.用器具确定东西的多少、长短或其他性质:~地。~血压。

2.估计;衡量:打~。思~。

是轻声。

“量”,读音为liáng、liàng,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量”的基本含义为确定、计测东西的多少、长短、高低、深浅、远近等的器具,如量具、量杯;引申含义为用计测器具或其他作为标准的东西确定、计测,如计量、测量。

在日常使用中,“量”也常做动词,表示衡量,酌量,如量移。

2、量的谐音?

谐音/良。

量”,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liáng、liàng,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良”,读音为liáng,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良”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善也。从畗省,亡声。古文良。亦古文良。吕张切〖注〗徐锴曰:“良,甚也。故从畗。”文二重三”。“良”的基本含义为好,如良好、善良;引申含义为善良的人,如除暴安良。

谐音字有“粱、涼、晾、踉”等。

“粱”,读音为liáng,基本含义为粟的优良品种的总称,如一枕黄粱;引申含义为精美的主食,如粱糗、膏粱。也常做名词,表示高粱。

“踉”,汉语常用字,读音liànɡ,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基本含义为跳跃;引申含义为走路不稳,跌跌撞撞。踉的常用组词为跳踉。包含踉的常用成语为踉踉跄跄。

谐音字有辆梁两凉量亮良靓

3、量字拆开23个分别是什么字?

曰,口,一,二,三,里,田,土,干,冂,匚,凵,甲,圭,士,十,旦,彐,日,E,山,王,早。

“量”,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liáng、liàng,最早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量”的基本含义为确定、计测东西的多少、长短、高低、深浅、远近等的器具,如量具、量杯。

引申含义为用计测器具或其他作为标准的东西确定、计测,如计量、测量。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