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app.in樱桃视频
影音播放笔顺写法:横、竖、竖、横、撇、竖折、横、撇、横 、竖、横折、横、竖、竖折、斜钩、撇、点
藏 zàng
名
(1) 收藏财物的府库 [storing place;depository]
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周礼·天官·宰夫》。治藏,藏文书器物。
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宝藏兴焉。——《礼记·中庸》
俄而范氏之藏大火。——《列子·黄帝》
太宗尝发宝藏,令诸女择取之。——《宋史·太宗七女传》
又如:藏吏(负责宫内府库的官吏);库藏(仓库);藏户(仓库的出入口);藏府(公家的府库)
(2) 内脏。后作“脏” [internal organs]
酒练五藏。——汉· 枚乘《七发》
五味者何?曰:五藏。——《管子·水地》
百骸九窍六藏。——《庄子·齐物论》
吸新吐故以练藏。——《汉书·王吉传》
(3) 臟是后起的分别字,以别于“宝藏”的“藏”。
又如:藏府(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同脏腑)
(4) 佛教或道教的经典的总称 [Buddhist or Taoist scriptures]
为景灵使,阅道藏。——《宋史·王钦若传》
又如:藏主(主持佛事的当家和尚);三藏(佛经经典分为经、律、论三个部分,总称“三藏”);道藏(道教书籍的总汇);释藏(佛教经典的总汇)
(5) 宝藏 [precious(mineral)deposits]
只道他掘了藏,原来却做了这样生意,故此有钱。——《醒世恒言》
(6) 藏族 [Tibetan]。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西藏和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
(7) 西藏的简称。西藏地区 [Xizang]。
如:藏羊(西藏高原所产的羊);藏文(西藏的文字);藏香(西藏一带所产的一种线香)
笔顺:横、竖、竖、横、撇、折、横、撇、横、竖、折、横、竖、折、折、撇、捺
释义
1.储放东西的地方:~府。宝~。
3.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大~经。三~(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族。
4.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同“臟”。
“藏” 字共有 17笔 画,笔顺:横、竖、竖、横、撇、竖折/竖弯、横、撇、横、竖、横折、横、竖、竖折/竖弯、斜钩、撇、点。
“藏”,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cáng,zàng,最早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藏”的基本含义为隐避起来,如埋藏、包藏;引申含义为收存起来,如收藏、藏品;躲匿露。此外,“藏”还表示藏。在古代,“藏”,古同“臟”。
在日常使用中,“藏”也常做名词,表示收藏财物的府库,如库藏。
“藏” 字共有 17 画,笔画顺序为: 横、竖、竖、横、撇、竖折/竖弯、横、撇、横、竖、横折、横、竖、竖折/竖弯、斜钩、撇、点
藏书、 躲藏、 储藏、 埋藏、 蕴藏、 收藏、 珍藏、 宝藏、 贮藏、 藏匿、 潜藏、 库藏、 窖藏、 藏族、 藏历、 藏蓝、 三藏、 冷藏、 掩藏、 私藏、 窝藏、 藏踪、 馆藏、 暗藏、 藏拙、 藏青、 昂藏、 藏香、 道藏、 包藏、 释藏、 藏锋、 矿藏、 藏掖、 遮藏、 冬藏、 保藏、 藏戏、 藏奸、 匿藏
藏的笔画共有十七画,藏的笔画顺序是:横,竖,竖,横,撇,竖折,横,竖,横,竖折,竖,横折,横,竖,弯勾,撇,点。藏有两种读音,zhang西藏,chang藏东西。
七番目是说日语中番是1番,2番,数数字用的。然后目表示“第X”就像英文里面基数词跟序数词一样的。1番目就是第一的意思,2番目就是第二,类推。国语是义项一【解释】:旧称西藏的藏族官员。【出处】:《清会典事例·理藩院》:“其喇嘛噶布伦一缺,于番目内挑补。”
义项二连接部分;接合处。
普通话和藏语。
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平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