跸是姓吗?(照字繁体字怎么写?)

作者:小语 发布时间:2023-03-26 06:26:39

1、跸是姓吗?

不是姓。

“跸”,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bì,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跸”的基本含义为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如跸路;引申含义为泛指帝王出行的车驾,如驻跸。

基本信息

中文名跸

部外笔画6笔

繁体蹕

结构

左右结构

仓颉码

rmppj

组词

驻跸 金跸

字码

基本区 U+8DF8

字级

二级字

注音

ㄅㄧˋ

部首笔画

7笔

拼音

平水韵

入声四质

笔顺号码

2512121153512

四角号码

62141

同音字

释义

帝王出行时清道,禁止行人来往;泛指帝王出行的车驾

偏旁部首

笔画顺序

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横、竖提、撇、竖弯钩、横、竖

笔画数

13笔

五笔

khxf

郑码

jire

详细释义

拼音

动词

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clear(the emperor's route)of traffic

跸路、跸声

大祭祀、丧祀之事,设门燎,跸宫门庙门。——《周礼》

指帝王出行的车驾

horse-drawn carriage of an emperor

驻跸

县人来,闻跸,匿桥下。——《史记》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跸”字头,请参考“蹕”字。其含义如下:

【广韵】吉切【集韵】【韵会】【正韵】壁吉切,音必。【玉篇】同。【周礼·天官·宮正】凡邦之事跸。【注】国有事,王当出,则宮正主禁绝行,若今衞士塡街跸也。

又【夏官·隷仆】掌跸宮中之事。【注】跸,谓止行者淸道,若今时警跸。

【汉官仪注】皇帝辇左右侍帷幄者称警,出殿则传跸,止行人淸道也。

【古今注】警跸,所以戒行徒。《周礼》跸而不警。秦制出警入跸。谓出军者皆警戒,入国者皆跸止也。

又跸路也,所行者皆警于涂路。

又【集韵】毗至切,音鼻。

又必至切,音畀。义同。

又【篇海】足偏任也。【列女传】立不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跸”字头,请参考“䟆”字。其含义如下:

止行也。一曰灶上祭名。从走毕声。卑吉切。

说文解字注

(䟆)止行也。今礼经皆作跸。惟大司寇释文作䟆。云本亦作跸。是可见古经多后人改窜。亦有仅存古字也。五经文字曰。䟆、止行也。

梁孝王传。出称警。入言䟆。一曰灶上祭名也。篇、韵皆有襅字。云灶上祭。从走。毕声。卑吉切。十二部。

2、照字繁体字怎么写?

一、“照”字的繁体字还是照,汉字笔顺竖、横折、横、横、横折钩、撇、竖、横折、横、点、点、点、点。

1、照射:日~。

阳光~在窗台上。

用手电筒~一~。

2、对着镜子或其他反光的东西看自己的影子;有反光作用的东西把人或物的形象反映出来:~镜子。

湖面如镜,把岸上的树木~得清清楚楚。

3、拍摄(相片、电影):这张相片~得很好。

4、相片:小~。

玉~。

5、执照;政府所发的凭证:车~。

护~。

牌~。

取缔无~摊贩。

6、照料:~管。

~应。

7、通知:关~。

~会。

8、比照:查~。

对~。

9、知晓;明白:心~不宣。

10、姓。扩展资料:一、字源解说:造字本义:动词,日光投射大地,使视野明亮。文言版《说文解字》:照,明也。从火,昭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照,阳光使天地明亮。字形采用“火”作边旁,采用“昭”作声旁。 二、相关组词:1、照拂[zhào fú] 照料;照顾。

2、仿照[fǎng zhào] 按照已有的方法或式样去做:~办理。

~苏州园林风格修建花园。

3、参照[cān zhào] 参考并照着(做):此项方案其他部门可~实行。

4、照日[zhào rì] 与日光相辉映。

5、焜照[kūn zhào] 照耀;显耀。

照字繁体字写法是:炤。

照,拼音zhào,意思是:

◎ 光线射在物体上:日照。照耀。照射。

◎ 对着镜子或其他反光的东西看自己或其他人物的影像:照镜子。

◎ 摄影:照相。拍照。

◎ 画像或相片:小照。写照。

◎ 看顾:照管。照顾。

◎ 按着,依着:依照。遵照。照搬。照本宣科。

◎ 凭证:护照。牌照。执照。

◎ 知晓:心照不宣。肝胆相照。

◎ 通知,通告:知照。照会。

◎ 对着,向着:照壁。照敌人开枪。

◎ 查对:对照。查照。

繁體:照,

“照”,普通话读音为zhào,“照”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明也。从火昭声。之少切”。“照”的基本含义为光线射在物体上,如照射;引申含义为对着镜子,如照镜子;摄影。

在日常使用中,“照”常做动词,表示明白,如照察。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