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浩字的成语?(仅字的由来与演变?)

作者:小语 发布时间:2023-03-27 19:59:38

1、带浩字的成语?

浩如烟海 浩浩荡荡 卷帙浩繁 烟波浩渺 浩浩汤汤 浩然之气 殷浩书空 东风浩荡 汪洋浩博 人烟浩穰 浩气长存 泛浩摩苍 声势浩大 昏昏浩浩 浩气凛然同音??

耗矣哀哉 杳无音耗 魂耗魄丧 五虚六耗 蠹国耗民 狗拿耗子发号施令 号令如山 号啕大哭 狂风怒号 虎啸狼号 发号布令 发号出令 发号吐令 更令明号 街号巷哭 啼饥号寒 行号巷哭 先笑后号 号寒啼饥 神号鬼哭 神号鬼泣 施号发令 施命发号 奔走呼号 砥厉名号 号啕大哭 涣发大号 涣汗大号 号天扣地 呼天号地 砥砺名号 触地号天 鬼哭神号 鬼泣神号 狼号鬼哭 行号卧泣 天字第一号 先号后庆 先号后笑 皓首穷经 皓月千里 皓齿青蛾 皓齿朱唇 蛾眉皓齿 皓齿娥眉 皓齿蛾眉 皓首苍颜 明眸皓齿 须眉皓然 皓齿红唇 皓齿明眸 黄童皓首 朱唇皓齿 庞眉皓发 庞眉皓首 尨眉皓发 昊天不吊 昊天罔极

东风浩荡

[ dōng fēng hào dàng ]

基本解释

东风:春风。指吹着强劲的春风。形容春风吹拂大地,大地即将万象更新,面貌焕然。

详细解释

【解释】:东风:春风。指吹着强劲的春风。形容春风吹拂大地,大地即将万象更新,面貌焕然。

【出自】:唐·李咸用《春日》:“浩荡东风里,裴回无所亲。危城三面水,古树一边春。”

【示例】:宋·陆游《剑南诗稿·感兴》:“一尊且作寻春汁,又见东风~时。”

浩如烟海 浩浩荡荡 卷帙浩繁 烟波浩渺 浩浩汤汤 浩然之气 殷浩书空 东风浩荡 汪洋浩博 人烟浩穰

浩,普通话读音为hào,浩的基本含义为水势浩大,如:浩波、浩瀚。浩的引申含义为广远,盛大,如:浩浩,滔天——《书·尧典》。

浩浩荡荡,浩浩汤汤,浩然正气,浩然之气,浩瀚无垠,浩瀚海洋,浩瀚无边,浩瀚无际,浩气长存,浩气多多,浩荡离愁白日斜,浩瀚海阑干百丈冰′

2、仅字的由来与演变?

汉语汉字

仅,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jǐn、jìn,最早见于商代金文时代。“仅”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材能也。从人堇聲。渠吝切”。

在读作jǐn时,“仅”字基本含义为不过、才,如:“不仅如此”;引申含义为又如,如绝无仅有。在读作jìn时,常用作“将近”,如:“山城仅百层、士卒仅千人”。

在日常使用中,“仅”常用来表示仅能,只能,如:仅,才能也。

字源演变

仅,会意字。从人(亻),表示跟人有关;从董,堇有只有义,表示人的力量有限;堇(jin)兼表声。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仅”字头,请参考“僅”字:

材能也。从人堇声。渠吝切

说文解字注

材能也。材今俗用之纔字也。三苍及汉书作纔。郑注礼记周礼、贾逵注国语、东观汉记及诸史并作裁。许书水部、雨部、部作财。此作材。材能言仅能也。公羊传僖十六年曰。是月者何。仅逮是月也。

何注。在月之几尽。故曰劣及是月。定八年曰。公敛处父帅师而至。慬然后得免。慬葢仅之譌字。射义。葢㢙有存者。言存者甚少。㢙卽仅字。广部廑下曰。少劣之居也。与仅义略同。唐人文字仅多训庶几之几。如杜诗。山城仅百层。韩文。初守雎阳时。士卒仅万人又家累仅三十口。

桺文。自古贤人才士被谤议不能自明者。仅以百数。元微之文。封章谏草。䋣委箱笥。仅逾百轴。此等皆李涪所谓以仅爲近远者。于多见少。于仅之本义未隔也。今人文字皆训仅爲但。从人。堇声。渠吝切。十三部。

仅,汉语常用字,读音jǐn或jìn,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基本含义为不过,才:不仅如此;引申含义为将近,几乎:士卒仅万人。

联系邮箱:fwld11@126.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