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怎么读音是什么?(道虽而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读音?)

作者:小语 发布时间:2023-03-28 22:24:04

1、蕃怎么读音是什么?

“蕃”,普通话读音为fán,fān

(1) 通“藩”

(2) 篱落;屏障

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诗·大雅·崧高》

夫蕃篱之鶠,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宋玉《对楚王问》

(3) 又如:蕃蔽(屏障);蕃篱(篱笆。引申为屏障)

(4) 藩屏;捍卫

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国语·楚语下》

(5) 又如:蕃杆(藩屏;护卫);蕃辅(捍卫辅助);蕃宣(本指藩篱与垣墙。引申为藩屏护卫);蕃卫(捍卫)

(6) 封建王朝分封的侯国 。如:蕃王(封建王朝分封的侯王;蕃岳古代对诸侯王的代称)

(7) 颊侧

蕃者,颊侧也。——《灵枢经》。张志聪注:“蕃蔽在外。”

(8) 通“番”

(9) 周代谓九州之外的夷服、镇服、蕃服。后用以泛指域外或外族。如:蕃人(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蕃舶(海外入境的船舶);蕃国(周代指夷服、镇服、蕃服。建于九州以外的国家)

(10) 轮流更替。如:蕃匠(即番匠。唐代轮班到官府工场服役的工匠);蕃变(变迁;变化)

(11) 另见fán

番 拼 音 fān fán bō 部 首 艹 笔 画 15 五 行 木 五 笔 ATOL [ fān ] 称外国的或外族的:~茄|~薯|~椒。 [ fán ] 草木茂盛:~盛。喻繁多:~衍(逐渐增多或增广,现作“繁衍”)。 [ bō ] [吐蕃]我国古代民族,在今青藏高原。唐时曾建立政权。 释义: 蕃2. 蕃3. 蕃 蕃 ——吐蕃( Tǔbō)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 另见 fān;fán 蕃 〈形〉 同本义 又如:蕃茂(草木繁盛);蕃茏(草木繁盛);蕃华(盛开的花。比喻青春年华) 〈动〉 繁殖;增长 又如:蕃孕(蕃衍孳息,生息孕育);蕃育(孳生长育);蕃息(繁盛生长) 蕃 〈名,动〉 通“藩” 篱落;屏障

fán

“蕃”,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fán,最早见于金文时代。“蕃”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艸茂也。从艸番声。甫烦切”。“蕃”的基本含义为茂盛,如蕃茂、蕃芜;引申含义为繁多,如蕃衍同“繁衍”[1]。

在日常使用中,“蕃”常做动词,表示繁殖,增长[1]。

“蕃”基本解释为茂盛、蕃茂或繁多。拼音读bō 时,表示吐蕃(Tǔbō)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通“藩”时指篱落,屏障〖fence〗,例如《诗·大雅·崧高》中的“四国于蕃,四方于宣”。也可作为姓,多用女性。

2、道虽而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读音?

dào suī ěr bù xíng bù zhì shì suī xiǎo bù wéi bù chéng

“成”,普通话读音为chéng。“成”的基本含义为做好,做完,如成功、完成;引申含义为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如成形、成性。

在日常使用中,“成”也常做形容词,表示现成的。

“成”,最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会意字。本义是平定。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秦系简牍、说文中发现,“成”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虽而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读音是dào suī ěr bù xíng bù zhì shì suī xiǎo bù wéibù chéng 。

至[zhì]汉语文字

至(拼音:zh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远处射来的箭落到地上,表示到达。至的本义为到,引申指到达了极点,完全达到,又引申指极、最,用做副词。还引申表示一件事已经做完,再做另一件事情。由一事说到另一事,也是一种到达,又引申为以至于,用作连词。

3、窜上窜下的读音?

cuàn shàng cuàn sxià

“窜”,普通话读音为cuàn。“窜”的基本含义为乱跑,逃走,如窜犯、窜扰;引申含义为放逐,如窜逐;修改文字,如窜改、窜定。

在日常使用中,“窜”也常做动词,表示躲藏,如逃窜。

你好:上窜下窜的拼音(普通话拼音)上(shàng)窜(cuàn)下(xià)窜(cuàn)拼音:是汉字读音的一种注音方法,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在新华字典中查到窜上窜下的读音是窜(cuan一其中a是四声)上(shang一其中a是四声)窜(cuan一其中a是四声)下(xia其中a是四声)。另外上是多音字。

联系邮箱:fwld11@126.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