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方言与普通话差别最大的方言?(普通话和方言的作用?)

作者:小语 发布时间:2023-03-30 05:01:07

1、七大方言与普通话差别最大的方言?

是闽南语。

闽南语,据传起源于黄河、洛水流域,在西晋时期、唐朝、北宋迁移至福建南部,发祥于福建泉州。

现主要分布地除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外,还广泛分布于闽东北地区、浙东南区、及广东潮汕地区(汕尾、揭阳、汕头、潮州)、粤西地区(湛江、茂名、阳江)、粤港澳大湾区(中山、香港)、海南岛及东南亚的大部分华人社群。全世界使用闽南语的有7000多万人。

“闽南语”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学术上泛指闽南语的集合,狭义则仅指闽台之闽南语。台湾及西方学者多认为是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

使用现状:

受汉语普通话、英语推广及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普通话成为公共语言的一种,闽南三市尤以厦门最为严重,同时福建西北诸县则受江西南丰、广昌等县影响多讲抚广片赣语。

但在本地人和本地人的交往之间,还是以闽南语为主,现闽南三市均有开设闽南语培训班,方便来闽务工、学习、经商的外地朋友。

闽语

在福建、台湾、海南、广东东部、菲律宾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使用。由于闽语的部分歧比较大,通常分为闽北方言、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莆仙方言、闽中方言、和闽南方言(以厦门话或台湾通行腔为代表)。闽语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完全与中古汉语韵书存在直接对应的方言。闽语系中影响力最大的是闽南语,共有“-p,-t,-k,-?,-n,-m,-ng”七种辅音韵尾。使用闽南语的人口大约为总数的4.5%。

2、普通话和方言的作用?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及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方言是一种地方文化的传承,普通话是为了全国都能听懂说话

说普通话大家都成听懂,而方言有的就听不懂了

3、一点都不像普通话的方言?

用上海话直译成普通话,一点都不像普通话。比如说:上海话里“肉”与“玉”发音相似。如果上海人想表达吃肉,很可能会说成“吃玉”;再比如上海里“虾”与“花”发音相似。如果上海人想表达这个虾很好吃,就可能会说成这个“花”很好吃。诸如此类,举不胜举,一点都不像普通话的方言。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