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的笔顺怎么写?(峥嵘的近义词是什么?)

作者:小语 发布时间:2023-03-24 16:20:53

1、承的笔顺怎么写?

笔画顺序: 横撇/横钩、竖钩、横、横、横、横撇/横钩、撇、捺

承 chéng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2) [hold in the palm;support with the palm;bear]

承,奉也。受也。——《说文》

女承筐无实。——《易·归妹》。虞注:“自下受上称承。”

承筐是将。——《诗·小雅·鹿鸣》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清· 姚鼐《登泰山记》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承印(捧印);承萼(指物件承托的联结部分);承盘(托盘)

(3) 继承 [succeed]

朱明未承夜兮。——《楚辞·招魂》。注:“续也。”

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承袭(继承);承家(承继家业);承授(承继传受)

(4) 接受;承受 [receive;accept;bear;suffer]

若不足而不承。——《庄子·大宗师》

士于大夫承贺。——《礼记·王藻》

笔顺:横撇/横钩、竖钩、横、横、横、横撇/横钩、撇、捺

释义

1.在下面接受,托着:~重。~受。

2.担当,应允:~担。~当。~包。~做。~认。

3.受到,蒙受:~蒙。~恩(蒙受恩泽)。

4.继续,接连:继~。~平(指社会比较持久安定的局面)。~前启后。

5.顺从,迎合:奉~。~颜候色(顺着别人颜色办事)。

6.姓。

笔顺:横撇/横钩,竖钩,横,横,横,横撇/横钩,撇,捺

承担

[ chéng dān ]

基本解释

(动)担负;担当:~责任。[近]承当。[反]推脱。

详细解释

担负;担当。

杜鹏程 《年青的朋友》四:“一两年前,大约她还根本不会周密地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经受怎样的磨炼吧!”

笔顺名称 : 横撇/横钩、 竖钩、 横、 横、 横、 横撇/横钩、 撇、 捺、

组词 承担

相关例句

1.他因为受伤无法承担家计的事件一经报导,社会各界纷纷给予援助。

2.他一向粗枝大叶,由他单独承担任务,主管总是不放心。

承字笔顺:横撇/横钩、竖钩、横、横、横、横撇/横钩、撇、捺

“承”,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chéng,“承”的基本含义为在下面接受,托着,如承重、承受;引申含义为担当,应允,如承担、承当。

在日常使用中,“承”也常做动词,表示捧着。

“承” 字共有 8 画,笔画顺序为: 横撇/横钩、竖钩、横、横、横、横撇/横钩、撇、捺

继承

[ jì chéng ]

基本解释

(动)①依法承接遗产、权利等:~权|王位~人。②继续进行前人遗留下来的事业,把前人的作风、文化、知识等接过来:~先烈遗志。[近]秉承。

承的笔顺写作横撇/横钩、竖钩、横、横、横、横撇/横钩、撇、捺。

承[chéng]汉语文字

承(拼音:ché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双手托起一个人的样子,本义指捧着、接受。引申用作敬辞,表示蒙受,又引申为继承、不使断绝。

2、峥嵘的近义词是什么?

峥嵘 近义词应该是沧桑@

zhēngróng

1.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

2.高峻的山峰

敢请相公平贼后,暂携诸吏上峥嵘。——唐·韩愈《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儿山下作》

3.高爽空旷

举目四顾,霜天峥嵘。——唐·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

4.魁梧

形容典雅,体段峥嵘。——《西游记》

5.卓异,不平凡

元龙(陈登)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嵘老不除,——苏轼《和刘景文见赠》

近义词:峥巆。

“峥”,普通话读音为zhēng,“峥”的基本含义为高峻、突出,如“山势峥峥”;不平凡,不寻常,如“峥峥岁月”。

在日常使用中,“峥”常做形容词,表示山高峻的样子,如峥峥。

“嵘”,普通话读音为róng,最早见于秦代小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嵘”的基本含义为峥嵘,山势高峻的样子,引申为不平常。

3、树字可以分解成多少字?

木,权,十,八,又,乂,对,寸,一,

“树”,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shù,最早见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树”的基本含义为木本植物的通称,如树木、树林;引申含义为种植,培育,如树艺、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

说文解字注:木生植之緫名也。植,立也。假借爲尌竖字。从木尌声。形声包会意。常句切。四部。

籒文从豆不从岂者,豆柄直,亦有直立之义。豆与壴同在四部,爲龤声。寸则谓手植之也。

树字是由多个形体字构成的,如果树字分解开,可以分解成6个字。首先把“木”字分开,“树”字就被分解成一个“木”字和一个“对”字。然后把“木”字分解开,可以成为一个“十”字和一个“八”字。最后再把“对”字分解开,还可以成为一个“又”字和一个“寸”字,这样,树字就被分解成了“木、对、十、八、又、寸”6个字。

4、晒干的古文?

①<名树干.《淮南子?主术》:\"枝不得大于~.\"

②<名指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国语?晋语》:\"爱亲明贤,政之~也.\"

③<名才能;才干.《三国志?诸葛亮》:\"理民之~,优于将略.\"

④<动办理;主治.《水浒传》:\"明日~了这事,更是这里安身不得了.\"

⑤<名事情;事务.《水浒传》:\"学生来时,说道 先生今日有~,权放一日假.\"众人皆曝,吾焉能不曝乎。[宋] 欲买宽闲结钓庵,一竿投老寄江南。 是州亦在经营里,先手落君无可谈。 冰玉溪山近与邻,我舟来往故成频。 眼边风物浑如旧,只欠行吟采若人。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