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的读音是什么?(江浙人属于炎黄子孙吗?)

作者:小语 发布时间:2023-03-25 08:34:22

1、策的读音是什么?

策拼音:cè,声母c,韵母e,音调去声。

基本信息:

部首:竹,四角码:88902,仓颉:hdb

86五笔:tgmi,98五笔:tsmb,郑码:MFLD

统一码:7B56,总笔画数:12

基本解释:

1、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2、鞭打:策马,鞭策。

3、激励,促进:策动,策勉。

4、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策。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策反[cè fǎn]

深入敌对一方的内部,秘密进行鼓动,使敌对一方的人倒戈。

2、策略[cè lüè]

在政治斗争中,为实现一定的战略任务,根据形势的发展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和斗争方式。它是战略的一部分,并服从和服务于战略。

3、策士[cè shì]

封建时代投靠君主或公卿为其划策的人,后来泛指有谋略的人。

4、史策[shǐ cè]

同“史册”。

5、驱策[qū cè]

用鞭子赶;驱使。

cè第四声,

策,普通话读音为cè,最早见于金文。“策”字基本含义为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引申含义为鞭打,如鞭策。

在现代汉语中,“策”还表示激励,促进的含义,如策动。

策,最早见于金文。从竹,朿(cì)声。“朿”,指带有芒刺的植物,作“策”的声符,同时兼表字义。本义为竹制的马鞭(头上有尖刺)。后逐渐演变为楷书体及简化版的“策”字。

读音拼音:cè,可以延伸造句:1. 对于这件事,大家都束手无策。

2. 正当大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年幼的曹冲想出了用船称象的办法。

2、江浙人属于炎黄子孙吗?

属于炎黄子孙。

炎黄子孙是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

出处

炎黄子孙,也称黄炎子孙,黄帝子孙,是华夏民族的自称。语出《国语·周语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有夏虽衰,杞、鄫犹在;申、吕虽衰,齐、许犹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间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绝后无主,湮替隶圉。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也就是说,鲧、禹与夏人之后,以及共工、四岳与各姜姓国,「皆黄、炎之后也」。先秦炎黄子孙包括夏、商、姬、姜四族,也就是姒姓、子姓、嬴姓、姬姓、姜姓氏族中继承了华夏文明的国家。比如周王室和鲁、晋、郑、卫、韩、魏、燕、虞、虢等姬姓国;齐、申、吕、许等姜姓国。徐、黄、郯、江、赵、秦等嬴姓国、子姓宋国。炎黄合祀,始自秦灵公。《史记·封禅书》载:“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传说中,炎帝与黄帝都被视为华夏民族的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今陕西关中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今陕西宝鸡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

3、逆战,笔画?

逆战的笔画是:18画

逆9画 战9画

逆的部首是:辶

逆〈动〉

(形声。从辵(chuò),屰(nì)声。本义:迎,迎接,迎着)

同本义

逆,迎也。关东曰逆,关西曰迎。——《说文》

宣公如齐逆女。——《左传·成公十四年》

上卿逆于境。——《国语·周语上》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宋·苏轼《留侯论》

晋侯逆夫人嬴氏以归。——《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4、予字是几年级写的?

三年级上册语文《给予树》中学的。

“予”,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yú、yǔ,最早在六书中属于指事字。

说文解字注:推予也。予与古今字。释诂曰。台朕赉畀⺊阳予也。按推予之予。

假借爲予我之予。其爲予字一也。故台朕阳与赉畀⺊皆爲予也尔雅有此例。广雅尚多用此例。

予我之子仪礼古文、左氏传皆作余。郑曰。余予古今字。象相予之形。象以手推物付之。余吕切。五部。

联系邮箱:kongcheng0909@foxmail.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8542号-2